

1.猶即興。
1.謂未墾種的田地。
1.俗稱"八字帖"。舊俗議親時寫明男方或女方的生辰八字等的帖子,相對于定帖而言。
2.指舊時打官司用的訴狀。
1.草端。
2.也叫草字頭『字的偏旁。如芋﹑苗等字,頂端作"卄"者,概稱草頭。
3.草寇的頭領。
4.萬位數(shù)的隱稱。舊時往往用以代"萬"字。
5.我國有些農(nóng)村地區(qū)對苜蓿的俗稱。
1.草上的露水,稀少易干。比喻難以持久。
1.初步畫出的機械圖或工程設計圖。不要求很精確。
1.指居親喪。
2.指宜栽某些特定作物的土壤。
1.官吏在居喪中對君上具銜時的自稱。
1.見"草團瓢"。
1.亦作"草團標"。
2.圓形茅屋。
1.低洼積水﹑野草叢生的地方。
1.蒲草。亦泛指草茅。
1.用柔韌的草莖編織的席子。
1.草擬檄文。亦泛指撰寫官方文書。
1.見"草間"。
1.對善作草書者的美稱。
1.用稻稈或草莖等編制的鞋。
2.指清代民間某些秘密社團內(nèi)司交通﹑諜報等職事的人員。
1.見"草鞋錢"。
1.舊時公差衙役向案犯或當事人勒索的錢財,俗稱"草鞋錢"。
1.指窮親戚。
1.用草體所寫的文字。參見"草體"。
1.帶草的行書。
2.在草野中行走。
1.在草野中趕路,露天歇宿。形容行旅的艱辛或迫促。
1.指漢揚雄作《太玄》。《漢書.揚雄傳下》"哀帝時,丁﹑傅﹑董賢用事,諸附離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時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后因以"草玄"謂淡于勢利,潛心著述。
1.亦作"酬奬"。
2.給以獎賞。
1.應酬,接待。
1.猶問答。
1.酬勞的錢。
1.亦作"酬酒"。
2.以酒酹祭。
1.因報復而加阻止。
1.應對的依據(jù)。
1.應對決斷。
1.酬對;答對。
1.酬勞犒賞。
1.贈予;報贈。
1.古時會飲,推年長者先以酒祭地酬神。
1.研討,討論。
1.見"酬答"。
1.應酬接待。
2.接納;采納。
1.實現(xiàn)諾言。
1.亦作"酬勸"。
2.勸酒。
1.亦作"酬賞"。
2.酬勞賞賜。
1.亦作"酬神"。
2.祭謝神靈。
1.謂生日宴請客人。
1.謂以錢物償值贖回。
1.《左傳.宣公十五年》"初,魏武子有嬖妾,無子。武子疾,命顆曰'必嫁是。'疾病,則曰'必以為殉!'及卒,顆嫁之,曰'疾病則亂,吾從其治也。'及輔氏之役,顆見老人結草以亢杜回。杜回躓而顛,故獲之。夜夢之曰'余,而所嫁婦人之父也。爾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報。'"后遂以"酬魏顆"為報恩的典實。
1.猶處事接物。
1.相互勸酒。
2.獻贈。
1.猶酬功。
1.謂相互傾訴心意。
1.答應;允許。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