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壞話;不吉利的話。
1.柔順諂媚。
1.委婉貼切。
1.和婉愜當。
1.委婉曲折。
2.指委婉曲折的事由﹑心意等。
1.美好貌。
2.和順貌。
1.和順的儀容。
2.女官名。
1.溫順柔弱。
1.指文辭婉轉曲折而富文采。
1.秀麗柔弱。
1.溫順善良。
1.溫順。
1.屈伸貌;卷曲貌。
2.和順貌。
3.柔美;美好。
4.委婉。
1.見"婉娩"。
1.婉轉。
1.外祖父。
1.另外加上,附帶。
2.車輪外胎。
1.謂待如外人。
1.道家燒煉金石而成的丹藥,俗稱"金丹"。與"內丹"相對。
1.謂母族或妻族。
1.佛教徒稱本教以外的宗教及思想為外道。
2.泛指不合于正道的論說﹑法則等。
3.歪門邪道,搞不正當的活動。
4.見外;客氣。
1.外來的敵人。
1.在京的諸王住宅。
2.后妃之家。
1.指京城以外的地方。
2.猶外鄉。
1.同母異父弟。
2.表弟。亦通謂姑舅兄弟。
3.妻弟。
1.宮外府第。
2.后妃之家;后妃家的住宅。
3.別宅。
1.佛教徒稱佛書以外的典籍為外典。
2.指與某種著作相關的另一種著作。
3.謂在外掌管(軍政事務)。
1.指外國通訊社的電訊。
1.謂國都的外圍地區。
1.舊時指京官調任地方官。
2.調出。謂向其他地方或單位調物資﹑人員。
3.到外地或外單位作人事調查。
1.即外動字。
1.即及物動詞。也叫他動詞或外動詞。它所表示的動作常以動作者以外的事物為對象。
1.耳朵最外面的一部分,由耳郭﹑外聽道和鼓膜組成。
1.指外國或外族。
1.謂屬國。
1.山名。即嵩高。五岳之一。
2.外地;遠方。
3.指向門外。
1.謂外表正直,內心圓滑。
1.猶言外鄉人。
1.委派為地方官。
1.人或高等動物體內有些腺體或器官通過導管排出分泌物,這種分泌叫外分泌。
1.把藥膏﹑藥水等涂抹在患處稱外敷。
1.古王畿以外的地方,所謂五服﹑九服之地◇指京都以外的地區及邊遠蠻荒之地。與內服相對。
1.古官名。掌國內財貨的出納。
2.外庫。與王室的倉庫稱內府相對。
3.外廷所設府署機關。
4.京都以外的州郡。
5.外地。
1.岳父。
1.指男子于正妻以外在別處另娶的妾或私通之婦。
1.古代貴族子弟至一定年齡,出外就學,所從之師稱外傅。與內傅相對。
1.感應于外界事物。
2.中醫指由風﹑寒﹑暑﹑濕﹑燥﹑火等外邪而引起的疾病。
1.中醫謂外感風邪,內有郁積而致病。
2.比喻內外煎迫。
1.某個沒有港口或沒有良好港口的都市附近的較好的港口稱為該都市的外港。
1.國都中掌絲織的女官及所屬女工的通稱。因在宮外,故稱。
1.外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