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競斗巧妙。
1.猶趨時。
1.開始。
1.開航。
1.辦事。
2.起兵,發動武裝斗爭。
3.生事;挑起事端。
1.立誓。亦指鄭重其事地說出表示決心的話或對某事提出保證。
1.動手或下手。
2.起事;起義。
3.起頭;開始。
4.特指著圍棋時下第一子。
5.即稽首。出家人行敬禮。
1.舊時妓院宴飲前仆人須絞手巾給客人洗臉,故常以"起手巾"指代入席。
1.稽首。
2.抬頭。
3.開創;創立。
4.打頭,領先。
5.指詩文的開頭部分。 6.開始;起先。
1.出售物品的最少數量或最低金額。
1.起稿﹑撰文。
1.征收稅賦。
1.批數﹑次數。
2.起課;卜課。
1.語出宋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謂振興文運衰頹之勢,建樹富有生命力的新文風。
2.指使病弱者壯健起來。
1.浮水而起;露出水面。
2.漲水;漲潮。
3.發跡;翻身。
4.猶起岸。
5.汲取水流。
1.交納或收取賦稅。
1.使死人復活。
1.猶言起死回生。
1.使死人或死東西復活。多形容醫術高明,也形容挽救了看來沒有希望的事情。
1.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長出肉來。喻給人以再造之恩。
2.喻言詞之委婉動聽,將死的也說活了。
1.雙胞胎。
1.即駢文。
1.見"駢體"。
1.聚會;連屬。形容多。
2.形容聲音宏大四布。
1.猶駢田。
文體名。與散文相對。源于漢、魏,形成于南北朝。以雙句(即儷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工整,聲律諧美,藻飾華麗,多用典故。句式以四字六字相間定句者,稱四六文,為駢文中的一體。
1.見"駢脅"。
1.謂不斷涌現。
1.用對偶行文。
1.相連貌。
1.同臺演出。
1.古地名。在今山東省臨胊縣。
2.指相鄰的邑縣。
1.猶超過。
1.猶比翼。
1.四六對偶的語言。
1.繁密茂盛。
1.一并殞滅。
1.指雙胞胎。
1.聚攏圍繞。
1.紛紜雜亂。
1.一并斬首。
1.并至,一并到來。
1.并列的分支。
駢駢拇,腳的大拇指與二指并合而生。枝枝指,手的大拇指旁歧生的一個手指。駢拇枝指。比喻多余無用的撤銷駢枝機構。
駢駢拇,腳的大拇指與二指并合而生。枝枝指,手的大拇指旁歧生的一個手指。駢拇枝指。比喻多余無用的撤銷駢枝機構。
1.謂偶句儷辭。
1.并立。
1.謂福祉聚集;大福。
1.見"駢拇枝指"。
1.指腳的大拇指與第二指相連。
1.并立﹐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