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南朝梁曹景宗﹐破魏而歸﹐武帝于華光殿宴飲聯句﹐令沈約賦韻。至景宗﹐韻已用盡﹐唯馀競﹑病二字﹐景宗操筆立成一詩"去時兒女悲﹐歸來笳鼓競﹐借問行路人﹐何如霍去病。"武帝及群臣驚嘆不已。見《南史.曹景宗傳》◇因以"競病"指作詩押險韻。
1.這段時間,近來。
2.猶這些。
1.這個如能容忍,還有什么不能容忍呢!
1.這次。
1.同"此起彼伏"。
1.亦作"此個"。
2.這個。
1.此時,這時候。
1.猶言此人。
1.這里,此地。
1.見"此疆爾界"。
①對竹的昵稱。語出《晉┦欏ね躉罩傳》王徽之在宅內種竹,人問其故,他說何可一日無此君耶?”后亦泛指所好之物。②這個人”的尊敬稱法此君雖逝,精神永存。③這個人”的諷刺稱法此君惡行,人所不齒。
這里起來,那里落下,形容接連不斷禮堂里歌聲此起彼伏。
1.同"此起彼伏"。
1.猶此,這。
1.這輩子。
1.除了所說的事物或情況之外的。
1.這個詰問,那個責難。
1.語本《孟子.公孫丑下》"彼一時,此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謂時間不同,情況亦異,不能相提并論。
1.謂體態婀娜妖麗。
1.這班人。
1.渺小;微賤。
1.小。
1.以筆蘸墨。
1.汗出貌。
2.清澈貌。
1.額上冒汗。多用以表示羞愧。
1.汗流臉頰。多表示羞愧。
1.泚額。
1.猶汗顏。
1.猶踐踏。
1.猶踐踏。
1.踐踏。
1.形容動作很快,很矯捷。
1.參差不齊。意謂不配對。
1.掀唇露齒。
2.引申為說閑話。
1.掀唇露齒張大嘴巴的樣子。
1.姿態裊娜貌。
1.停止;站著不動。
又稱長(短)幅旋輪線”。一個動圓沿著一條定直線作無滑動的滾動時,動圓外或動圓內一定點的軌跡。如圖建立直角坐標系,設動圓的半徑為a,圓心至圓外(內)定點m的距離為b,則次擺線的參數方程為x=aφ-bsinφ,y=a-bcosφ。b>a時為長幅旋輪線,b<a時為短幅旋輪線,b=a時即為擺線。
1.并列﹐等量齊觀。
2.排列編次。
1.即絘布。對市肆所征的稅。
2.質量較規定標準差的棉麻等織品。
1.猶躔次。日月星辰運行的度次。
1.某些國家政府各部部長的副職﹐中華民國時中央政府所屬各部也設此職。
1.北周宣帝對曾祖的改稱。
1.副車。
1.從車。
1.編撰傳記。
1.明時御茶名。
1.不安貌。
1.第二等;比原來差一等。
1.承擔部分賦役的未成年或老年的男女。
2.次子。
1.猶輪對。
2.待制官的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