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腿。
1.指魯國。周朝所封的諸侯國◇用以指魯地。
1.亦作"魯夯"。
2.粗魯笨拙。
1.《序》"至魯共王好治宮室,壞孔子舊宅,以廣其居,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書及傳﹑《論語》﹑《孝經》,皆科斗文字。"后以"魯壁"指孔子故宅藏有古文經傳的墻壁。
2.指蝌蚪文書法。
3.借指古代文化典籍。
長篇小說。英國笛福作于1719年。英國商人魯濱孫因所乘船只失事,獨自漂流到南美洲附近的荒島。他依靠勞動頑強地生活,后解救了一個將要被殺的土人,并把他收為奴隸。最后,幫助一個艦長制服叛變的水手,搭乘艦長的船回國,結束了二十八年的島上生活。
1.謂酒薄。
1.指《春秋》。
1.曲阜的別稱。曲阜曾為魯國都城,故名。
1.魯國境內的道路。
2.魯國的治國之道。
1.見"魯靈光殿"。
漢代魯恭王所建靈光殿屢經戰亂而獨存,后因以指碩果僅存的人或事物魯殿靈光白石翁。
1.敦和彝均為古代青銅制器。因以"魯敦周彝"比喻價值珍貴,值得保存傳世的文物。
1.粗率,遲鈍。
1.見"魯鈍"。
德國最大工業區。面積4600多平方千米。區內富煤炭資源,水陸交通便利,形成了采煤、煉焦、發電、煉鋼、機械制造和煤化學工業系列。煤礦遍布,工廠林立,人口稠密,是歐洲著名的城市集聚區。
1.《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叔孫通使征魯諸生三十余人。魯有兩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諛以得親貴。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傷者未起﹐又欲起禮樂。禮樂所由起﹐積德百年而后可興也。吾不忍為公所為。公所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無污我!'叔孫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時變。'"后因以"魯二生"指保持儒家節操,不與時俗同流合污的代表人物。亦指迂腐不知時變者。
1.唐宣宗叫人仿照孔子履制作的鞋。
1.魯莽的男子。
1.愚鈍而憨直。
1.古代魯地出產的一種白色生絹。以薄細著稱。
1.見"魯陽戈"。
1.同"魯陽揮戈"。
1.漢劉向《列女傳.魯義姑姊》"齊君攻魯,義姑有節,見軍走山,棄子抱侄。"后以"魯姑棄子"稱頌魯義姑犧牲親生兒子而保全侄兒的義舉。
1.春秋時,魯莊公主持周王姬的婚事,派大夫把王姬迎到魯國,在城外(一說在宮外)筑館住下,然后送至齊國與齊侯成婚。事見《春秋.莊公元年》◇因以"魯館"稱貴族女子出嫁時外住之所。
1.見"魯笨"。
1.指魯國進貢周室的壺。按,壺,古代盛酒器。
2.瓷茶壺。
1.大雞。
1.儒家經典《詩》﹑《書》﹑《易》﹑《春秋》﹑《禮》﹑《樂》的合稱。
1.指魯國人秋胡之妻。
1.指《春秋》。
2.指《論語》。
1.語出《莊子.胠篋》"魯酒薄而邯鄲圍。"陸德明釋文"許慎注《淮南》云'楚會諸侯,魯趙俱獻酒于楚王,魯酒薄而趙酒厚。楚之主酒吏求酒于趙,趙不與。吏怒,乃以趙厚酒易魯薄酒奏之。楚王以趙酒薄,故圍邯鄲也。'"后因以喻事情的展轉相因﹐互相牽連。
1.指魯仲連。戰國時齊國人。有計謀,但不肯做官。常周游各國,排難解紛。秦軍圍趙都邯鄲,魯連以利害進說趙魏大臣,勸阻尊秦為帝,曾說"彼(秦昭王)即肆然稱帝,連有蹈東海而死耳!"齊國要收復被燕國占據的聊城時,又寫信勸說燕將撤守。齊王打算給予官位,他便逃到海上。是一個兼有隱士﹑俠客和政治家特點的人。事見《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因被視為奇偉高蹈﹑不慕榮利的代表人物。
1.戰國時齊國人魯仲連不滿秦王稱帝的計劃,曾說,秦如稱帝,則蹈東海而死◇以"魯連蹈海"表示寧死而不受強敵屈辱的氣節﹑情操。
1.《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齊田單攻聊城歲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魯連乃為書,約之矢以射城中,遺燕將……燕將見魯連書,泣三日,猶豫不能自決,欲歸燕,已有隙,恐誅;欲降齊,所殺虜于齊甚眾,恐已降而后見辱。喟然嘆曰'與人刃我,寧自刃。'乃自殺。聊城亂,田單遂屠聊城。"后以"魯連書"謂以文克敵,不戰而勝。
1.臺名。在山東省茌平縣東。傳說戰國時齊人魯仲連曾在此居住,后人遂筑臺紀念。
1.見"魯連"。
1.見"魯二生"。
1.指春秋魯哀公十四年所獵獲的麒麟。相傳孔子感獲麟,《春秋》至此而輟筆。
1.見"魯殿靈光"。
1.漢代著名宮殿名。在曲阜(今山東曲阜)。
2.比喻碩果僅存的人或事物。
1.方言。魯莽冒失。
1.即《魯論語》。《論語》的漢代傳本之一。相傳為魯人所傳,是今本《論語》的來源之一。
粗疏,莽撞要瞻前顧后,不能有絲毫魯莽。
形容行為莽撞粗疏。
1.見"魯男子"。
1.《詩.小雅.巷伯》"哆兮侈兮,成是南箕"毛傳"魯人有男子獨處于室,鄰之厘婦又獨處于室。夜,暴風雨至而室壞,婦人趨而托之,男子閉戶而不納。婦人自牖與之言曰'子何為不納我乎?'男子曰'吾聞之也﹐男子不六十不閑居。今子幼,吾亦幼﹐不可以納子!'婦人曰'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嫗不逮門之女﹐國人不稱其亂。'男子曰﹕'柳下惠固可﹐吾固不可。吾將以吾不可﹐學柳下惠之可。'"后因稱拒近女色的人為"魯男子"。
2.漢孔融曾自稱"魯國男子"。《后漢書.楊彪傳》﹕"時袁術僭亂﹐操(曹操)托彪與術婚姻﹐誣以欲圖廢置﹐奏收下獄﹐劾以大逆……融(孔融)曰﹕'……今橫殺無辜﹐則海內觀聽﹐誰不解體!孔融魯國男子﹐明日便當拂衣而去﹐不復朝矣!'操不得已﹐遂理出彪。"后因以"魯男子"稱不畏強暴的有節之士。
1.不聰敏,言語遲鈍。
1.見"魯樸"。
1.指海鳥鶢鶋。語本《莊子.至樂》"昔有海鳥止于魯郊,魯侯御而觴之于廟,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養養鳥也,非以鳥養養鳥也。"成玄英疏"昔有海鳥﹐名曰爰居﹐形容極大﹐頭高八尺﹐避風而至﹐止魯東郊。"
1.同"魯陽揮戈"。
1.《淮南子.覽冥訓》"魯陽公與韓構難,戰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為之反三舍。"后以"魯日"指這一典實中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