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戒除殺生。
1.詠雪的詩。
1.喻被迷醉而癱軟。
1.雪化盡。
2.猶冰釋。消除。
1.雪和霜。
2.比喻一塵不染。
3.比喻白色。
4.借指某些白色事物。(1)白發。唐白居易《同微之贈別郭虛舟煉師五十韻》"雪霜各滿鬢,朱紫徒為衣。"宋蘇軾《次韻子由種杉竹》"糟曲有神熏不醉,雪霜夸健巧相沾。"(2)蘆花。唐黃滔《題山居逸人》詩"十畝余蘆葦,新秋看雪霜。"(3)鹽。宋龔鼎臣《東原錄》"王欽若三司勾當,來亳州散食鹽錢。知州有詩一句云'雪霜散處民心悅。'欽若對曰'鼎鼐調時眾口知。'"
1.霜雪般的姿容。
2.花木不畏嚴寒的姿態。
3.比喻人高潔堅貞的品質。
1.方言。即霰。
1.雪融化成的水。
2.明澈潔凈的水﹐泉水。
1.白色絲頭。
2.比喻白發。
1.常綠喬木﹐主干聳直﹐側枝平展輪生﹐小枝下垂﹐葉為針形﹐樹冠若塔﹐故又稱為"寳塔松"。為著名觀賞植物。
1.雪白。
1.比喻純凈清涼的泉水。
1.即冬筍。
1.御雪的蓑衣。
1.喻高潔。
1.古臺名。故址在今河南開封東南。
1.水中砂石堆。因呈白色﹐故稱。
1.水清見底的水潭。
1.優質茶葉泡的茶水。
1.宋蘇軾在黃州﹐寓居臨皋亭﹐就東坡筑雪堂。故址在今湖北省黃州市東。
1.波濤。
2.指連綿起伏的深厚積雪。
3.指湯色鮮白的茶水。
1.揩拭桃子。
2.水果名。
1.即白藤。也省稱藤。可捆束和編制器物。
2.紙名。
1.擦拭眼淚。
2.晶瑩淚珠。
1.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讀書。
1.方言。冰棍兒。
1.白兔。
2.指月亮。
1.積雪的洞穴。
2.積雪的洼地﹑谷地。
1.大雪封門的房屋。隱者或僧侶的住房。
2.像雪堆成的房屋。
3.積雪之屋。
4.雪光映照的屋子。
1.雪覆蓋著的溪流。
2.指晉王徽之雪夜至剡溪訪戴逵事。
3.金王庭筠號。
1.我國西北雪山地帶出產的一種形似蝦蟆﹐遍體有金錢紋的生物。中醫用來入藥。
1.猶冰弦。琴弦的美稱。
多年積雪區的下界。雪線以上的降雪量大于融雪量而成為多年積雪(或永久積雪)。一般緯度高的地方雪線低,緯度低的地方雪線高;濕潤的地方雪線低,干燥的地方雪線高。
1.雪和霰。亦偏指雪。
1.多雪的地區。
1.指酒。
2.香名。
3.白花。
4.茶名。
5.形容美女皮膚白嫩而散發出香氣。
1.涂以香料的白色扇子。
1.即新竹。因竹上有濃厚的白粉﹐故稱。
1.雪景引起的興致。
2.雪夜訪友的興致。用晉王徽之雪夜訪戴逵典﹐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
1.白色的杏花。
1.積雪的峰巒。
1.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后因以"雪絮"稱柳絮。
2.稱雪。
1.積雪壓著。
2.喻嚴酷的折磨﹑迫害。
3.積雪垂直作用在物體上的壓強。
1.白芽茶。產于峨眉。
2.指芹菜接近根部的那一段。因色白﹐故稱。
1.積雪揚起而形成的迷霧。
1.積雪的山巖。
1.將下雪時﹐有陽光從云縫中穿透。這種穿透陽光的云隙稱雪眼。
1.光潔明麗。
1.積雪的原野。
1.覆蓋在葉子上的雪。
2.茶葉名。
1.指宋太祖趙匡胤雪夜走訪大臣趙普商談國事的故事。見《宋史.趙普傳》◇用為天子訪問大臣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