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巄”。
2.
見“巃嵸”。山勢高峻貌。
1.出自《上林賦》於是乎崇山矗矗,巃嵸崔巍。
2.出自《洛陽伽藍記·聞義里》高山巃嵸,危岫入云,嘉木靈芝,叢生其上。
3.出自《秋懷二首寄圣俞》詩群木落空原,南山高巃嵸。
4.出自《豫章攬秀樓賦》山巃嵷兮江逶迤,結(jié)飛樓兮含翠微。
3.
見“巃嵸”。云氣蒸騰貌。
1.出自《楚辭·淮南小山〈招隱士〉》山氣巃嵸兮石嵯峨,溪谷嶄巖兮水曾波。
2.出自《大唐西域記·鳥鎩國》山氣巃嵸,觸石興云。
4.
見“巃嵸”。聚集貌。
1.出自《文選·傅毅〈舞賦〉》車騎并狎,巃嵸逼迫。
5.
見“巃嵸”。楂枒貌。
1.出自《干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南有龍兮在山湫,古木巃嵸枝相樛。
2.出自《松風閣記》葉細而條長,離奇而巃嵸,瀟灑而扶疏,??髿而玲瓏。
3.出自《張侍郎齋觀山水畫卷歌》樛枝巃嵸倚山閣,似有樵聲出云壑。
6.
見“巃嵸”。深沉貌。
1.出自《盜發(fā)亞父冢》畚鍤才深四十尺,乃有石盤青巃嵸。
2.出自《四日出游城西》詩更許停車覓三影,翦燈索句夜巃嵸。
1.亦作"面蠒"。
2.一種包有餡的饅頭。
1.親自見到。
1.當面直言規(guī)勸。常用于臣對君。
1.亦作"面漿"。
2.漿糊。
1.面粉制的醬。
1.非真心相交的朋友。
2.當面交付。
1.當面交給。
1.當面攻訐。
2.親自審訊。
1.親自訊問﹑查究。
1.當面告戒。
習稱毛巾”。毛巾的一個品種。多以純棉紗線制成,也有用棉與棉維混紡紗交織的。有全白、全素、彩條、彩格、印花、提花、螺旋形、堿縮、割絨和絲光面巾等。多用于洗臉,也用于圍頸或包頭,起防塵和保暖作用。
1.見"面筋"。
1.亦作"面斤"。亦作"面筋"。
2.食品名。用面粉加水拌和,洗去其中所含的淀粉,剩下凝結(jié)成團的混合蛋白質(zhì)就是面筋。
1.謂當面詳盡敘說。
1.謂當面奉承。
1.謂當面推究。
1.當面審訊。
1.護臉器具。
2.假面。
3.比喻偽裝。
1.當面作出決定。
1.當面考核。
1.當面懇求。
1.臉。
2.容貌。
3.猶面子,體面。
1.比喻看重,重用。
1.面食名。
1.梨的一種。
1.向里。謂深入事物內(nèi)部。
1.臉上皮膚的紋理。
2.方言。當面評理。
1.做衣服面用的料子。
1.面前遇到(問題﹑形勢等)。
1.當面評論。
1.方言。吃面條時用來拌面的菜蔬。
1.當面欺蒙。
1.謂當面欺誑,心懷毀謗。
1.鬢毛。
①面容,相貌面貌可人|兩人面貌酷肖。②比喻事物的外在狀況精神面貌。
1.亦作"面磨羅"。亦作"面波羅"。亦作"面魔羅"。
2.謂發(fā)呆,發(fā)癡,面部沒有表情。
1.頭的前部;臉。
1.蒙面的羅﹑紗等。
1.每一方面;每個地方。
1.謂對事物作多方面的觀察。
1.各方面都應(yīng)付得好。形容為人圓滑。
1.見"面面俱到"。
1.謂各方面都照顧到,十分周全。亦指雖照顧到各方面,但重點不突出。
1.同"面面俱到"。
1.方言。表面上。
1.見"面面相覷"。
1.同"面面相覷"。
1.見"面面相覷"。
1.同"面面相覷"。
1.相視無言。形容因緊張或驚懼而束手無策之狀。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