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南方土話。成年男子之稱。
1.出自《酉陽雜俎·黥》越人習水,必鏤身以避蛟龍之患。今南中繡面佬子,蓋雕題之遺俗也。
2.出自《觚剩·語字之異》粵中語少正音,書多俗字,如謂平人曰佬。
2.
見“犵狫”。即仡佬。我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名。
1.出自《說郛》犵佬冬無綿,揉茅花絮之布中;一被數幅,聯貫成筒。
2.出自《炎徼紀聞·蠻夷》犵佬,一曰犵獠。
3.出自《圣武記》土蠻者號犵佬,故土司遺民也。
1.猶擔憂。
1.包涵﹐原諒。
2.承擔﹐擔當。
1.原諒。
2.承擔。
3.指對疾病的承受。
4.提挈﹐關照。
5.牽帶﹐關系。
1.承擔﹐擔當。
2.指肯負責﹐不推委的決心。
3.充當﹐充任。
4.原諒。
1.挑擔的人﹐挑夫。
承當;擔負(任務、責任等)勇于擔當重任。
1.背著傘。謂奔走﹐跋涉。
1.扁低掛在兩頭的東西。
1.舊時以挑運貨物行李為職業的人。
承擔(工作、任務、責任等)青年一代擔負建設祖國的重任。
1.負責任。
1.亦作"擔閣"。
2.拖延。
3.耽誤。
4.停留。
1.見"擔擱"。
1.謂于事前擔憂。
1.牽牛星的別名。
2.樂器名。
1.擔負書箱。指外出求學。
1.抬送病人﹑傷員的用具。一般用木棍或竹竿等做架子﹐中間繃著帆布或繩子。
2.承受。
1.抬擔架人員的隊伍﹑組織。
1.負責任。
1.高舉。
1.裝貨物的擔子。
1.擔心害怕。
1.擔心害怕。謂常處在驚嚇﹑恐懼之中。
1.見"擔驚忍怕"。
1.見"擔驚忍怕"。
1.同"單徠"。
2.蠢貨﹐流氓。
1.一種專供挑物用的籠子。
1.寬免﹐饒恕。
1.負荷捆扎。
1.挑夫。
1.饒恕。
1.承認擔當;應承。
1.擔當某種職位或工作。
2.承擔責任。
1.一擔一石之糧。比喻微小。
1.承受。
1.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猶言班門弄斧。
1.見"擔水向河里賣"。
1.貨擔兩頭;一挑東西。
1.貽誤﹐因拖延而誤事。
1.錫杖橫擔在肩上。錫﹐錫杖﹐僧人的法器。
2.借指僧人出行。
1.冒風險。
1.放心不下。
1.含羞﹐帶羞。
1.比喻白費力氣﹐于事無補。
1.見"擔雪塞井"。
1.見"擔雪塞井"。
1.耽擱拖延。
1.憂慮﹐發愁。
1.扛抬。
1.肩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