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捕野獸的陷坑。
1.出自《書·費誓》杜乃擭,敜乃穽。
2.出自《韓詩外傳》兩瞽相扶,不觸墻木,不陷井穽,則其幸也。
3.出自《能改齋漫錄·神仙鬼怪》﹝呂璹﹞方在邑時,民有死於虎者。璹哀之,於其死處施一穽,立其旁曰:“害民者速陷此中?!泵魅?,阱有虎陷焉。
2.
泛指深坑。
1.出自《我有美酒歌》身如槁葉墮幽穽,窅窅何啻千尺深。
3.
拘禁人畜的地方;牢房。參見“穽房”。
1.出自《雜詩》豚穽依危石,牛蹊帶小塘。
4.
喻法網或圈套。
1.出自《新唐書·儒學傳下·趙冬曦》夫法易知,則下不敢犯而遠機穽;文義深,則吏乘便而朋附盛。
2.出自《息耕亭記》物薄人澆,機深穽巧,寬則致侮,嚴則取誚。
5.
陷入。
1.出自《唐闕史·崔尚書雪冤獄》值龐勛構逆,穽於寇域,逾期不歸。
6.
陷害。
1.出自《野獲編·科場三·指摘科場》豈命當罹毀,因而誤受眷知耶?;蛟普卦鞫耍释兑删W以穽之,未知然否?
2.出自《書松江兩京官》御史,頹放人也,安慮天下有穽己者哉?
1.謂順流而下。
2.沿襲流傳。
1.猶沿波討源。
1.靠路邊。
2.一路上。
1.謂接連不斷。
1.原指僧﹑尼挨門向人求布施,后泛指到處乞求施舍。
1.見"沿門持缽"。
1.唐宋田賦以外的苛捐雜稅。亦稱"雜變"。
1.亦作"?涉"。
2.謂順流而行。
1.亦作"?身"。
2.猶周身;渾身。
3.隨身。
1.因襲遵循。
1.亦作"?順"。
2.猶流暢。
1.亦作"?泝"。亦作"沿溯"。亦作"沿遡"。
2.順水下行與逆水上行。
3.引申為泛舟。
4.沿流而下。
5.沿襲追溯。
1.見"沿泝"。
1.見"沿泝"。
1.沿邊用的綢﹑緞等布條兒。
1.見"沿途"。
1.亦作"沿涂"。
2.沿路,一路上。
1.因襲謬誤。
1.亦作"?習"。
2.因襲。
3.向來因循的習慣。
按舊例辦事;因循沿襲成規|沿襲前人遺制。
1.指靠近交通線﹑邊界線的地方。
1.亦作"?心"。
2.猶由衷。
3.順心;適心。
1.指沿江拉纖。
1.因循依照。
1.繼續使用(過去的方法﹑制度﹑法令等)。
1.謂水順著某一方向流動。
1.暑熱。
2.火灰。
1.猶暑氣。
1.傳說中造成旱災的鬼怪。也稱旱魃。
1.南方炎熱之國。
1.指南方邊遠地區。
1.亦作"炎飆"。亦作"炎飆"。
2.炎熱的疾風。
1.喻酷熱。謂炎天傷人有如兵刃。
1.紅色的波浪。
2.形容沙漠地區的熱浪。
1.光采。
1.南方星辰運行的度次。
1.盛暑;炎熱。
1.炎熱的日子。
1.熾熱。
1.炎夏消退。
1.猶火德。
傳說中的上古姜姓部族首領。原居于姜水流域,后向東發展到中原地區。曾經和黃帝在阪泉(今河北涿鹿東南)交戰,被打敗后與黃帝的部落結成聯盟,互相通婚。中國人自稱炎黃子孫,敬奉他和黃帝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一說炎帝即神農氏。
1.酷熱。
2.指濕熱的瘴氣。
1.紅萼。
1.泛指南方炎熱地區。
1.喻氣焰熾盛。
1.熱氣;暑氣。
1.暑氣。
1.指東北風。
2.熱風。
1.炎帝神農氏和太皞伏羲氏的并稱。虙,通"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