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稱父母親的上一輩。
2.
名詞
家族中較早的前輩,也泛指民族的祖先。
3.
名詞
事業(yè)或派別的創(chuàng)始人。
4.
名詞
(Zǔ)姓。
1.
“且”的今字。
2.
自祖父以上各輩尊長。
1.出自《詩·大雅·生民序》《生民》,尊祖也。
2.出自《漢書·王莽傳上》今加九命之錫,其以助祭,共文武之職,乃遂及厥祖。
3.出自《惜別行送向卿之上都》詩尚書勛業(yè)超千古,雄鎮(zhèn)荊州繼吾祖。
4.出自《飛丸記·賞春話別》祖叨臺省,父列儒林。
5.出自《紅樓夢》原來這林如海之祖,也曾襲過列侯的,今到如海業(yè)經(jīng)五世。
6.出自《咖啡店之一夜》令祖去世那年,我就上城里來了。
3.
對開創(chuàng)基業(yè)有功君主的尊稱。
1.出自《穀梁傳·僖公十五年》始封必為祖。
2.出自《史記·孝文本紀》高帝親率士大夫,始平天下,建諸侯,為帝者太祖;諸侯王及列侯始受國者,皆亦為其國祖。
3.出自《三國志·魏志·公孫度傳》立漢二祖廟,承制設壇??於襄平城南,郊祀天地。
4.出自《新唐書·宗室宰相傳·李夷簡》王者祖有功,宗有德。大行皇帝有武功,廟宜稱祖。
4.
祖師。謂言行、功業(yè)為后世所宗仰者。
1.出自《贈紹明上人》詩祖豈無言去,心因斷臂傳。
2.出自《五燈會元·西天祖師·祖師子尊者》祖既攝五眾,名聞遐邇。
3.出自《西游記》李老君乃開天辟地之祖,尚坐于太清之右。
4.出自《曇花記·仙佛同途》六度萬行,我祖渡河寶筏,全在慈悲。
5.
初;開始。
1.出自《莊子·山木》浮游乎萬物之祖。
2.出自《漢書·食貨志上》舜命后稷以黎民祖饑。
3.出自《宋史·律歷志四》道體為一,天地之元,萬物之祖也。
6.
根本;根據(jù)。
1.出自《淮南子·原道》夫無形者,物之大祖也;無音者,聲之大宗也。
2.出自《雞肋編》構屋之法,皆以材為祖。祖有八等,度屋之大小因而用之。
7.
效法;承襲。
1.出自《禮記·鄉(xiāng)飲酒義》亨狗於東方,祖陽氣之發(fā)於東方也。
2.出自《史記·韓世家》秦王必祖張儀之故智。
3.出自《晚出伊闕寄河南裴中丞》詩秉志師禽尚,微言祖《莊》《易》。
4.出自《野獲編·列朝一·璽文》自秦璽以“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為文,后世祖之。
5.出自《人間詞話》學南宋者,不祖白石,則祖夢窗。
8.
崇尚。
1.出自《大唐金紫光祿大夫裴公碑銘序》使祖虛名者見西子而憎貌,工橫議者聞魯連而杜口。
2.出自《〈意林〉序》祖儒尊道,持法正名。
3.出自《注釋〈庾集〉題辭》夫南朝綺艷,或尚虛無之宗;北地根株,不祖浮靡之習。
9.
熟悉。參見“祖識”。
1.出自《國語·魯語下》是故,天子大采朝日,與三公九卿,祖識地德。
10.
出行時祭祀路神。
1.出自《左傳·昭公七年》公將往,夢襄公祖。
2.出自《史記·五宗世家》榮行,祖於江陵北門。
11.
死者將葬時之祭。泛指為死者作祭。
1.出自《儀禮·既夕禮》有司請祖期。
2.出自《祭從弟敬遠文》乃以園果時醪,祖其將行。
3.出自《新唐書·李乂傳》乂沈正方雅,識治體,時稱有宰相器。葬日,蘇颋、畢構、馬懷素往祖之。
4.出自《過長平驛感坑卒事有作》詩陰密復冤酬上黨,新安坑卒祖長平。
12.
姓。晉有祖逖。見《晉書》本傳。
1.出自《廣韻?姥韻》祖,姓。祖己之后。
13.
宗廟。
1.出自《書·舜典》受終于文祖。
2.出自《周禮·考工記·匠人》左祖右社。
14.
指事物的本源。
1.出自《浮生六記·閨房記樂》《楚辭》為賦之祖。
2.出自《漢文學史綱要》其詩蓋后世游仙詩之祖,然不傳。
15.
指嫁接時作根株用的花木。
1.出自《洛陽花木記》凡千葉牡丹須於八月社前打剝一番,每株上只留花頭四枝已來,余者皆可截,先接頭於祖上。
16.
引申為餞行。
1.出自《奉迎大駕道路賦詩》夙棹發(fā)皇邑,有人祖我舟,餞離不以幣,贈言重琳球。
2.出自《送韓豐群公詩后序》今將浮游淮湖,觀藝諸侯,凡知兄者,咸出祖于外。
3.出自《邵宗元傳》出師時,皇帝親祖正陽門,以武侯、晉公相期待。
1.凸透鏡;放大鏡。
中國北方和西方古代民族。亦作汗國名。公元6世紀時游牧于金山(今阿爾泰山)以南,因金山形似古戰(zhàn)盔,俗稱突厥”,遂成族名。公元552年建突厥汗國,全盛時疆域廣闊,東至遼海,西達今里海,南到阿姆河南,北過貝加爾湖,控制中西交通及絲綢貿易商路。有文字、官制、刑法、稅法等。582年分裂為東突厥和西突厥。
也稱鄂爾渾葉尼塞文”。因近世文獻發(fā)現(xiàn)于蒙古鄂爾渾河、葉尼塞河流域,故名。公元6至10世紀,由突厥、回鶻、黠戛斯、骨利干等操突厥語的民族使用的一種拼音文字。可雙向橫寫。
1.鳥名。即鵜鶘。
1.聳立。
1.聳立高峻貌。
1."團"字的反切◇因以指圓或團狀物。
1.沖撞;觸犯。
1.正式城門以外的秘密出口。
1.破曉。
1.徘徊;盤桓。
1.凸眼睛。
北非國家。臨地中海。面積1642萬平方千米。人口8785萬(1994年)。首都突尼斯。除沿海為平原外,從北向南為山地、臺地和沙漠。非洲最大的橄欖油生產國和出口國。工業(yè)以石油開采和磷酸鹽工業(yè)最重要。旅游業(yè)是外匯收入的重要來源。
1.盛怒。
2.突起貌。
1.集中兵力向一點進攻或反攻﹐打開缺口。
2.沖破;超過。
1.用于沖鋒陷陣的精銳騎兵。
1.高聳;凸起。
1.漢班固《答賓戲》"圣哲之治﹐棲棲遑遑;孔席不?﹐墨突不黔。"突﹐煙囪。黔﹐謂舉炊時為煙熏黑◇以"突黔"指舉炊。
1.忽然;猝然。
2.聳立貌。
1.軍事用語。乘敵方不備發(fā)動快速進攻。
2.泛指給對方以出其不意的打擊。
1.突然來到或發(fā)生。
1.魯莽;反常。
1.委婉從順;圓滑隨俗。
1.猶沒頭沒腦。突然地;出人意料地。
1.禿頂。
1.象聲詞。
2.忽然。
3.跳動貌。
1.見"突突噥噥"。
1.形容連續(xù)不斷地低聲說話。
①高聳的樣子山峰突兀|突兀的山石|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壞受凍死亦足!②猶猝然;突然這消息來得突兀|火燒水轉掃地空,突兀便高三百尺|生活變化得實在突兀,真叫人感慨萬千。
1.見"突兀"。
1.見"突兀"。
1.突然襲擊;出其不意地快速攻擊。
1.煙囪的裂縫。
1.險峻貌。
1.突然出現(xiàn)。
1.煙囪里的炊煙。
1.詫異。
1.沖擊;襲擊。
1.疾飛的箭。
1.突破而越過。
1.伏兵襲擊的戰(zhàn)術。
1.沖撞。
1.猶恫嚇。威嚇,嚇唬。
2.謂以夸張之詞折服他人。
1.猶恫嚇。威嚇,嚇唬。
1.妄言惑人。
1.困難。
1.猶難易。
1.喻進退兩難。語出《詩.豳風.狼跋》"狼痜其尾﹐載跋其胡。"孔穎達疏﹕"狼進前則躐其胡﹐卻退則踥其尾﹐是進退有難。"
1.嶀山和嵊山的并稱。兩山均在浙江省嵊縣。
1.清代文獻中對西藏及其附近地區(qū)的稱謂。又作圖伯特﹑土伯特﹑退擺特,是吐蕃的音變。參見"圖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