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人或其他哺乳動物母體內的幼體。
2.
量詞
懷孕或生育的次數。
3.
名詞
器物的粗坯或襯在內部的東西。
4.
名詞
輪胎。
5.
名詞
事物的根源。
1.
亦作“囼”。亦作“孡”。
2.
孕育;肇始。
1.出自《東坡志林·本秀非浮圖之福》稷下之盛,胎驪山之禍。
2.出自《題張郎中明皇小決圖》詩志在驅馳禍已胎,笑顏況更為誰開?
3.出自《中國之武士道》吾固言游俠之起,由社會之不平等有以胎之。
4.出自《墳·科學史教篇》而社會精神,乃於此不無洗滌,薰染陶冶,亦胎嘉葩。
3.
養。參見“胎養”。
1.出自《方言》胎,養也。
2.出自《雜詩》心胎太極氣,手揚斗間魁。
3.出自《型世言》婦人泣曰:“氏胎此女,原與相依,寧共沉淪,不愿入人之手!”
4.
事物的根源或初基。
1.出自《漢書·枚乘傳》福生有基,禍生有胎。
2.出自《慎鸞交·待且》疏狂為何來?擔愁別有胎。
3.出自《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學說》又前人之學說,亦往往為謬見之胎。
5.
襯在衣服、被褥等的面子和里子之間的東西。如:棉花胎。
1.出自《朱子語類》衣敝缊袍,缊是綿絮胎。
6.
器物的坯子。
1.出自《朝野僉載》以亂彩為宮殿臺閣,屈竹為胎,張施為楨蓋。
2.出自《正定府龍興寺鑄像記》用大木於鐵柱,於胎上塑立大悲菩薩形象。
3.出自《揚州畫舫錄·小秦淮錄》﹝漆器﹞以金銀鐵木為胎,朱漆三十六次,鏤以細錦。
4.出自《北方的河》他摸摸那斷碎的碴口,覺得陶胎燒得又勻又硬。
7.
猶先天;生來。
1.出自《張氏子黃鸚鵡》詩性情胎戊己,音韻合宮商。
2.出自《隨園詩話補遺》長郎胎瘧,無妨也。
3.出自《集外集拾遺補編·〈玄武湖怪人〉按語》此篇通訊中之所謂“三種怪人”,兩個明明是畸形,即紹興之所謂“胎里疾”。
4.出自《改嫁》為什么要生癩頭瘡呢?這是“胎里毒”吧?
8.
懷孕或生育的次數。
1.出自《儒林外史》魯小姐頭胎生的個小兒子,已經四歲了。
2.出自《兒女英雄傳》孺人以前生過幾胎都不曾存下,直到三十以后才得了一位公子。
3.出自《花城》連大張在內,她一共生養十胎。
9.
謂隆起如伏臥之狀。
1.出自《衡州西禪寺碑記》回雁右峙,天馬左胎。
10.
﹝英tyre﹞輪胎。
1.出自如:車胎;內胎;外胎。
11.
人和哺乳動物孕于母體內的幼體。
1.出自《禮記·王制》不殺胎。
2.出自《韓非子·喻老》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以為象箸必不加於土铏,必將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必旄、象、豹胎。
3.出自《兒女英雄傳》況且他(她)那時候正懷著三個月的胎。
12.
喻指如孕于母體者。
1.出自《文選·揚雄〈羽獵賦〉》剖明月之珠胎。
2.出自《石韞玉賦》石居山而有類,玉處胎而無跡。
1.紅色蜻蜓的別名。
2.穿紅色戎裝的導從騎士。
1.捕捉鳥獸的羅網。
2.張捕江河中天然魚苗的一種工具。網由棉﹑麻布制成的半漏斗形網身和集魚的網箱兩部分組成;支撐網身的竹或木架叫"弶"。有網口不能隨水位漲落的硬弶和能隨水位漲落的軟弶兩種。
1.地錦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九.地錦》。
1.《漢書.揚雄傳下》"時有好事者載酒肴從游學,而巨鹿侯芭常從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劉歆亦嘗觀之,謂雄曰'空自苦!今學者有祿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醬瓿也。'""醬瓿"原指盛醬的器物,后用為"覆醬瓿"之省,喻著作的價值不為人所認識,只能用來蓋醬瓿而已。
用醬或醬油腌制的菜蔬。
1.赭紅色。
1.盛醬的食器。
2.指用醬或醬油腌鹵的豆子。
醬園。
1.盛醬的小口瓦罐。
1.用醬腌制的瓜。
2.譏笑。
1.制醬的工匠。
1.作醬的谷皮。
1.醬甕的覆蓋物。對自己作品的謙稱。
1.蓋醬缸用的斗笠。用高粱稈皮編制,形如圓錐。
1.相公的諧音。
1.指醬類食品和醬醋拌的小菜。齊,通"韲"。
1.古代調味品。約相當于今之醬油。
深赭色。
1.各類肉醬食品。
制造并出售醬、醬油、醬菜等的作坊、商店。
頑強的意志、勁頭他~一上來,誰也勸不住。
1.發酵。復雜的有機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比較簡單的物質。發面﹑釀酒等都是發酵的應用。
1.重釀未濾的酒。
用面粉等做成的可以粘貼東西的糊狀物。
1.荒遠之地。
1.雪白。
(~兒)①考生不能回答試題,把空白試卷交出去。②比喻完全沒有完成任務咱們必須把情況摸清楚,不能回去~。
把工作任務交給下一班。
司法機關將人犯交付有信用的保人,保證他不逃避偵查和審判,隨傳隨到~釋放。
1.佛教語。謂眼﹑耳﹑鼻﹑舌等六根交互受報。
2.泛指報應。
1.見"交杯酒"。
1.亦作"交杯盞"。
2.猶交杯酒。
1.交相征聘。
1.《莊子.田子方》"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與?"王先謙集解"雖吾汝終身相與,不啻把一臂而失之,言其暫也。"后以"交臂失之"謂當面錯過機會。
1.謂各方都便利。
1.謂相對的卦象相互替變。
1.謂輪番遍來。
1.互相辯論;爭論。
1.謂古代朝禮中,主賓雙方的擯介交相傳辭。
〈書〉交戰兩國~。
1.交集。
1.地區名『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
1.錯雜多彩。
1.交錯。
1.封鎖某一區域的密集交織的火力。
1.交叉,縱橫相交。
1.交叉。
任務完成后把結果報告上級事情不辦好,怎么回去~?
1.衣襟交接。比喻親密。
1.謂帝位的禪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