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選題】
[1/162]1845年,御史劉良駒奏稱:“銀價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紋銀每兩易制錢乃二千文,外省則每兩易制錢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勢日就增加,尚無底止”。...
參考答案:
A
參考解析:
鴉片戰爭后,由于西方列強的經濟侵略,造成銀貴錢賤,摧毀了中國自身孕育的資本主義萌芽,瓦解著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把中國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因此A項正確。中國白銀開始出現外流的趨勢是在鴉片戰爭以前,B項與題干時間不符;鴉片戰爭以后,中國已開始進入半殖民地社會,排除C項;1845年中國自然經濟已開始解體,排除D項。
【單選題】
[2/162]馬克思在1862年指出:“顯然,太平軍就是中國人的幻想所描繪的那個魔鬼的(化身)。但是,只有在中國才能有這類魔鬼。這類魔鬼是停滯的社會生活的產物。”著...
C.
認識到了中國農民階級的局限性,農民起義缺乏科學理論武器的指導
D.
準確認識了中國革命的特點,深知農民階級不是中國民主革命的主力軍
參考答案:
C
參考解析:
無
【單選題】
[3/162]明代于慎行《讀史漫錄》中記載:“漢至武帝以后,柄歸中朝,政去兩府。所謂中朝者,大司馬、大將軍、侍中、常侍、散騎諸吏也;所謂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
參考答案:
D
參考解析:
根據題干材料“柄歸中朝,政去兩府”說明中朝不是獨立的決策機構,也沒有擔任具體行政職務,故不能分享丞相的行政權,只是協助皇帝的內侍機構,目的是削弱相權,加強皇權,答案為D項。
【單選題】
[4/162]“中國文明有許多方面在唐宋幾個世紀中達到頂峰,文化領域尤其如此……”能為該觀點提供史實依據的是()。
參考答案:
B
參考解析:
本題考查對唐宋時期文化領域成就的理解。A項是在明朝中期:C項是在明清之際;D項是在元明時期。故正確選項是B項。
【單選題】
[5/162](晚清)歐陽昱的《見聞瑣錄》記載:“當茶出時,眾夷來買,商定而后答價,絲毫不能增……而夷人陰謀幻詐之心,尤為甚焉者。茶有二三春,近日茶商多逡巡不前,夷...
參考答案:
C
參考解析:
由材料中“當茶出時,眾夷來買”,可知中國茶葉大量銷往國外,故A、D兩項符合材料信息。由“夷見頭春茶至者少,由故倍其值以買之”可看出外商操縱中國茶葉的價格,B項符合材料信息。材料無法體現外商對民族資本主義的抑制,故C項符合題意。
【單選題】
[6/162]在工業浪潮沖擊下,一些國家依靠政府力量調動資源推進工業化進程。以下企業符合這一特征的是()。
C.
1902年榮氏兄弟與他人合股創辦無錫保新面粉廠
參考答案:
B
參考解析:
抓住題干關鍵詞:依靠政府力量。四個選項中個只有B符合。其余都是民間力量(私人)。
【單選題】
[7/162]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孰知今日之清談,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談談老莊,今之清談談孔孟……不習六藝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當代之務,舉夫子論學論政之大...
參考答案:
B
參考解析:
從題干看,顧炎武主張少清談,多關注現實事務,注意治理國家,實際是主張經世致用,反對理學空談,答案選B項。
【單選題】
[8/162]太平天國發給農民的一份田契中有某人“自置田一十八畝”“每年遵照天朝定制,完納米銀,不得違誤”等文字。這些文字說明太平天國()。
參考答案:
A
參考解析:
材料中某人“自置田”“完納米銀”與《天朝田畝制度》中“平均分配土地”等內容不符,表明《天朝田畝制度》在實施過程中并未被嚴格執行。
【單選題】
[9/162]人民公社化運動帶來的教訓是()。
參考答案:
B
參考解析:
人民公社化運動是我國經濟建設中的一次重大失誤。它不顧客觀實際,盲目追求一大二公,任意改變生產關系,給農業經濟造成巨大損失。因此給我們帶來的教訓即為B 項內容。而C、D兩項過分強調人的主觀愿望,本身說法就不科學;A項內容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B。
【單選題】
[10/162]-位學者自述:“因為愛看地方戲曲,才對民間傳說有大概的領略;又因為社會上流行思想革命,我才大膽提出打破傳統學說的見解;也因為征集歌謠的緣故,而注意到許...
參考答案:
C
參考解析:
根據學者自述內容“大膽提出打破傳統學說的見解”“注意到許多風俗材料”可知,該學者采取近代科學的研究方法,最可能出現在民國初年的新文化運動時期。乾嘉時期的考據學風,只注意文章考據,不注意風俗材料,A項錯誤;晚清時期的“中體西用說”強調學習西方器物,與題目所述不符.B項錯誤;“文革”時期將民間傳說等內容視為舊事物加以排斥,與題目所述不符,D項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