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納蘭性德(1655—1685),清代詞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大學士明珠長子。出生于滿州正黃旗。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諱,改名性德。因生于臘月,小時稱冬郎。自幼天資聰穎,18歲參加順天府鄉(xiāng)試,考中舉人。公元1676年(清康熙十五年)中進士,授乾清門三等侍衛(wèi),后循遷至一等。隨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龍(黑龍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擾東北情況。詩文均很出色,尤以詞作杰出,著稱于世。曾把自己的詞作編選成集,名為《側帽集》,后更名為《飲水詞》,后人將兩部詞集增遺補缺,共342首,編輯為《納蘭詞》。《納蘭詞》在當時社會上就享有盛譽,為文人、學士等高度評價,是當時詞壇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