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蹇秀才赴臨洮
悵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
猶思陽谷去,莫厭隴山高。
倚馬見雄筆,隨身唯寶刀。
料君終自致,勛業在臨洮。
悵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
猶思陽谷去,莫厭隴山高。
倚馬見雄筆,隨身唯寶刀。
料君終自致,勛業在臨洮。
惆悵地遠望一日可行千里的路程,為何如今你已頭發斑白。你還想著前往陽谷,不要嫌隴山高險。你倚在馬旁就能寫出雄健的文章,隨身只帶著寶刀。料想你最終能有所成就,會在臨洮建立功勛事業。
二毛:頭發斑白,指年紀大。
陽谷:地名。
隴山:在今陜西、甘肅交界處。
倚馬見雄筆:形容才思敏捷,一揮而就。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友人蹇秀才雖已頭發斑白,仍要奔赴臨洮。臨洮在當時可能是邊疆地區,有戰事或需要人才去建功立業,詩人在送別時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情感豐富,既有惜別之情,又有對友人的鼓勵。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唐代送別詩的一種風格,體現了詩人對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對建功立業的肯定。
小橋東郭先生履,曲徑西湖處士家。向暖早看花似雪,冒寒更愛雪如花。
上國疏恩重,中臺拜命初。兩朝司內府,十載奉宸居。甫歷參謀選,俄膺御史除。天機織文綺,月姊繡華裾。獬豸冠偏稱,麒麟錦不如。羽標金鸑鷟,花隱玉芙蕖。六轡青驄馬,雙輪白鷺車。胸蟠五色線,腹藁萬言書。被服身何忝,彌縫志必攄。芬芳流簡冊,光彩照門閭。退戶香煙裊,垂簾化日舒。小山蹲怪石,活水灌清渠。昆季年皆妙,公卿駕不虛。謾誇貂作帽,寧羨豹為祛。庭訓言猶在,鄉情禮未疏。每蒙招宴集,詎肯棄樵漁。鶉結慚無褐,蝸藏僅有廬。深期換朝服,紫帶映金魚。
少全。若論死生無愧怍,幅巾豈不勝貂蟬。
孤島近依危廠。酷似珠璣圓轉。隔江咫尺是仙山,一水盈盈分限。鮫宮三五夜,拖白練怒濤橫卷。天空海闊自悠悠,肯比洞庭波遠。
憶別東皋上,經年不共吟。塵迷雙病目,月照百年心。山色秋霜淺,江流夜雨深。微軀借君力,猶可強登臨。
武林城西山繞湖,湖山曾駐南宋都。偏安風景已陳跡,只今一統歸皇圖。太平勝槩畫圖里,楊柳風輕杏花雨。蘇堤虹臥聯六橋,歌吹聲中紛士女。孤山雪后寒梅香,岳墳愁怨啼黃鴦。湖山主人遠分閫,兩峰回首思茫茫。吾生久已辭金馬,幽懷每在孤山下。湖船唱和待公歸,我愿低頭拜東野。
黃帝游赤水,象罔得玄珠。遇道皆如此,安用圖與書。奈何江左流,所味在清虛。六籍皆糟粕,三墳為土苴。得魚可忘筌,無筌焉取魚。譬人適莽浪,倀倀將奚如。悲哉道喪世,一嘆徒愁予。
舊約尋梅,蹉跎過、小春時節。忽隴頭人至,一枝先折。喜見春風顏色好,縞衣不受緇塵涅。把十年、湖海舊相知,從頭說。三江上,滄洲雪。千墩下,珠林月。似許詢支遁,總皆清絕。重看青山攜素手,此情方解相思結。待滿湖、冰泮柳風清,孤舟發。
節物催人到客邊,江南風景迥堪憐。魚兒池館新生水,燕子人家又禁煙。幾片落花寒食后,數株高柳夕陽前。春衫小試香羅雪,駿馬驕嘶白玉鞭。綠水青山渾似畫,暖云芳草最宜眠。松醪有客邀村舍,麥飯誰家灑墓田。自愧道傍揚子宅,十年閉戶虱生氈。
寂寂青山一鳥啼,紫藤花落午風微。不知刻漏長多少,但覺桐陰半日移。
石門斗酒開夕筵,桂花欲開秋蘿鮮。昆侖片碣插眼底,滄溟勺水流尊前。落日千江送蜃氣,高樓百尺搖寒煙。今夜共醉廣陵月,明朝又上丹陽船。人生聚散若萍梗,相思寄我停云篇。
魚樂江湖自不知,非魚非我敢相欺。卮言我不如莊惠,終日觀魚只有詩。
倘如創世可重來,冥錄金縢應可開。須鐫吾名汗青上,或教雨打滅泉臺。
又是一年春魄生,芳辰更念北堂情。凝思時見鬢霜舞,讀信猶添愁感并。難借云車飛粵境,空觀鳥影到南瀛。唯朝嶺海遙祈禱,活到期頤壽骨清。
郊原如赭巳無秋,況復干戈未肯休。肉食不知田野事,布衣深為廟廊憂。典章淪落悲芻狗,饋餉倭遲想木牛。禮樂將軍今郤縠,豺狼滿地待虔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