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次韻羅商卿七夕雷雨
早秋初夜暗涼生,門巷歡呼見物情。
時節自令兒女愛,年華潛遣鬢毛驚。
一聲霹靂開銀漢,萬丈云濤下太清。
析木津頭傾見底,鵲橋從此不須營。
早秋初夜暗涼生,門巷歡呼見物情。
時節自令兒女愛,年華潛遣鬢毛驚。
一聲霹靂開銀漢,萬丈云濤下太清。
析木津頭傾見底,鵲橋從此不須營。
早秋的第一個夜晚,暗暗生出了涼意,街巷里人們歡呼,可見大家對這景象的喜愛。節日自然讓孩子們喜歡,歲月卻悄悄讓兩鬢生出白發令人驚心。一聲霹靂仿佛將銀河打開,萬丈云濤從天空傾瀉而下。銀河源頭的水似乎都傾泄見底了,從此也不用再搭建鵲橋了。
次韻:依照別人詩的韻腳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物情:指人們的情緒、情感。
潛遣:暗暗地讓。
銀漢:銀河。
太清:天空。
析木:星次名,十二星次之一,古人認為是銀河的源頭。
營:建造。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七夕是傳統節日,充滿浪漫色彩。詩人在七夕夜晚遇到雷雨,由節日氛圍和自然景象觸發感慨,寫下此詩。
這首詩以七夕雷雨為主題,將節日的歡樂與時光的流逝相結合,通過對雷雨的夸張描寫展現自然的雄渾。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生活場景和自然現象的敏銳捕捉。
嶄嶄亂石矗戈矛,狹束狂瀾撼地浮。疏鑿尚存神禹跡,萬年不共水東流。
騎鯨破曉上崔嵬,人識仙翁第一回。杖屨不應塵外去,旌麾早自日邊來。黑頭半為憂時改,青眼唯逢勝地開。怪底尺書頻寄雁,向來交味比陳雷。
鏤椀傳綠酒,雕爐熏紫煙。誰知苦寒調,共作白雪弦。
未論知己定誰歟,卻恐春皋失故吾。窮老不隨時世薄,行藏猶識圣人污。陶元亮已覺今是,祁孔賓毋費夜呼。便擬耕桑教豚犬,不令渠輩指之無。
六月青州,何處是、此身堪著。都不似、素王宮里,倚云高閣。萬里風來無隔處,睡余常覺衣裳薄。把暑天如水畫如年,消磨卻。心地上,何軒豁。眼界外,猶廖廓。被野煙高鳥,勸予清酌。一片青山知客意,冷光堆滿欄干角。恨偃然、不肯入城來,難相約。
曾陪杖屨古荊州,十載光陰一轉頭。擾擾紅塵長滿眼,峨峨三峴獨橫秋。
見道分明了不疑,氣常無暴志常持。確乎理氣為標準,變故艱危豈足移。
攀藤躡石訪幽客,茆屋參差松樹隔。山童聞語不應門,古木千章鳴格磔。
春云驕不行,凍雨作飛雪。夜深歸無燭,已覺馬蹄滑。那知事未已,通夕注不歇。堂寒曉附火,檐滴更清絕。前者城東游,桃李粲已發。陰陽不可料,寒氣晚猶泄。青青高坡麥,舊事日可閱。當春望時雨,盛雪或為孽。生民常苦勤,不敢愛膏血。如何待一飽,常苦神物奪。茫茫元精理,未易論本末。解裘換斗酒,莫畏衣百結。
耆宿今多少,惟公景德人。家鄰吳市卒,名重漢庭臣。路在猶耕月,門閒似送春。才知圖畫好,時見舊精神。
夜誦都忘浪枕喧,爾家江月舊樓存。新來轉使朝宗近,目送風帆到海門。
玉鉉調賢佐,金甌扈圣朝。群龍齊捧日,雙鳳各凌霄。大業皋夔近,榮名稷契遙。蓬萊云五色,燁燁近人飄。
萬里相思,三年魂夢,重逢萬慮都消。人面依然,添他兩頰紅潮。綠陰未誤湖州約,話憐才、早識文簫。問云翹。玉杵尋來,不是藍橋。而今翻道當時錯,盡凄迷心緒,直恁無聊。兩字毋忘,憑教寫上冰綃。忍寒半臂何曾著,悵人間、那有良宵。望迢迢。恨海愁天,何處魂銷。
一日復一日,去子日以遠。惠我金石言,沉郁未能展。人生各有際,道誼尤所眷。嘗嗤兒女悲,憂來仍不免。緬懷滄洲期,聊以慰遲晚。
幽燕向日邊,裘馬去翩翩。磧迥沙如雪,河窮浪入天。上書雙闕下,待詔五門前。壯節多奇遇,無煩愧往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