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別鄭處士
落日知分手,春風莫斷腸。
興來無不愜,才在亦何傷。
溪水堪垂釣,江田耐插秧。
人生只為此,亦足傲羲皇。
落日知分手,春風莫斷腸。
興來無不愜,才在亦何傷。
溪水堪垂釣,江田耐插秧。
人生只為此,亦足傲羲皇。
夕陽西下我們知道即將分手,在這春風中你不要太過悲傷。興致來了做什么都暢快,有才華又何必在意一時得失。溪水邊可以垂釣,江田里能夠插秧。人生只要如此,也足以傲對古圣伏羲了。
鄭處士:處士指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鄭處士是作者友人。
愜:快意,滿足。
耐:適宜。
羲皇:指伏羲氏,傳說中的上古帝王。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應是作者在廣陵與友人鄭處士分別時所作。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動蕩或不如意,但詩人以豁達心態看待人生。
這首詩主旨是勸慰友人看淡離別,享受田園生活。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風格清新自然。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樂觀曠達的精神。
白疃依稀認故村,煙霞無復薜蘿門。笛聲零落不堪聞。黃葉滿天飄客淚,西山一抹畫秋魂。那知身是夢中人。
夷舶飛帆至,才檣海嶼高。使君方借箸,諸將正揮旄。忽報天風逐,幸紓民力勞。胡桃時甫饋,此物兆胡逃。
趨府不休自憐,人生幾許流年。不羞掛名牛后,所恨望塵馬前。
麋膠萬杵搗玄霜,螺制初成龍井莊。悟得廷圭張遇法,古松煙細色蒼蒼。桐花煙出潘衡后,依舊升龍柳枝瘦。請看陶法妙非常,一點濃云瓊楮透。
夷甫終隳晉,群胡迫帝居。王綱板蕩后,國勢土崩初。戈戟連梁苑,頭顱塞浚渠。天心應助順,側聽十行書。
河上仙翁有洞房,幾篷雖小勝舟航。徑花妨帽青霞近,檻竹侵衣白露香。盤內釣魚供過客,床頭剪月照抄方。平生養得雞三腳,幾向人間唱曉光?
東去全塘,一望是、紅旗列列。天不夜、明燈障月,銀鋤耀雪。劈面攔潮人作壩,分頭走石車和楫。要高山、闊水更揚鞭,齊心力。七千畝,新田辟。十五里,長堤疊。聽錢江兩岸,戰歌聯捷。碧海栽桑塵境換,青梅煮酒群英集。問詩翁、多少好題材,重來覓。
物物般般都放下,熟境自然休。忙里偷閑鬧處收。不掛一絲頭。動靜不拘無動靜,法界莫能歸境丘。逍遙物外,游性似水晶球。
濛濛煙樹楚江湄,寂寞漁村護短籬。云夢舟中春睡足,醉馀猶記牧之詩。
水際行人絕往來,石泉幽樹太清奇。揮毫對客無情意,不似黔驢背上詩。
勢傾幽谷控扶桑,琪樹霓旌照八荒。一種世間豪俠窟,九重天上利名場。翠簾籠日縱金鳳,清蹕揭云朝玉皇。何事未祈心事了,更休頹思愧平章。
沼花惟有荷花紅,卿比荷花又不同。愛得花開將結子,再三珍重五更風。
午夢忽驚覺,呼童開竹扉。借問客為誰,青驄束金羈。手持卷一握,錯落瓊琚詞。展玩重太息,遐心將在茲。二氣互翕張,真宰執玄機。物盛不可過,斂舒各以時。露凝天宇凈,樹變郊原稀。芝蘭抱孤芳,鷹隼奮高飛。齋居感深念,流光倏如馳。及時當自勵,毋令華發滋。
寒浸陰霾絕雁行。秋殘葦尾戀蒼蒼。三山迤邐分天水,萬樹蕭疏養雪霜。空咄咄,剩茫茫。未開開罷盡無香。不知倔骨馀多少,人海孤軀兩處藏。
目前機,量外事。巢知風,穴知雨。百鍊鋼,千鈞弩。擬不擬,箭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