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次王醇甫聞人主簿二首 其二
花莖枯槁陋東園,蕊葉蕭疎笑井丹。
環面釵頭人服媚,杯唇盤口客爭看。
照筵冰膾光同潔,饤坐戎鹽色并寒。
誰道仇香但棲棘,也吟時菊繼江潘。
花莖枯槁陋東園,蕊葉蕭疎笑井丹。
環面釵頭人服媚,杯唇盤口客爭看。
照筵冰膾光同潔,饤坐戎鹽色并寒。
誰道仇香但棲棘,也吟時菊繼江潘。
花莖干枯,讓東園顯得破敗,花蕊和葉子稀疏,比井丹的模樣還更顯蕭索。像環面釵頭般的花朵讓人喜愛,杯唇盤口處人們爭著觀賞。照亮筵席的冰鮮魚片和花一樣光潔,擺放在座上的戎鹽顏色和花一樣清寒。誰說仇香只能屈居低位,他也能像江淹、潘岳一樣吟詠應時的菊花。
陋:使……顯得破敗。
蕭疎:同“稀疏”。
井丹:東漢人,此處以其形象比喻花的狀態。
服媚:喜愛。
冰膾:冰鮮的魚片。
饤坐:陳列于座席。
戎鹽:一種鹽。
仇香:東漢仇覽,曾任主簿,此處借指聞人主簿。
棲棘:比喻職位卑微。
江潘:指江淹、潘岳,皆為古代著名詩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在與聞人主簿等人宴飲觀賞花卉時所作。當時可能是菊花盛開季節,詩人看到花的狀態,聯想到聞人主簿的境遇,從而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借花表達對聞人主簿的欣賞,認為他有才華不應被埋沒。其特點是意象豐富、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的創作風格和情感表達。
椒盤又頌一年初,多拜猶欣未要扶。
山色長供青篛笠,春光不為白髭須。
仙家風土閑中是,歲后鶑花較早無。
人事馳驅不須嘆,倦來添得睡工夫。
萬頃平湖石琢成,尚存越壘對吳城。
如何豪杰干戈地,卻入先生杖屨聲。
古往今來真一夢,湖光月色自雙清。
東風不解談興廢,只有年年春草生。
老去還多感,歸來政倦游。
數峰愁外月,一葉靜邊秋。
偶憶平生事,真供獨笑休。
燈花吾會得,村酒恰當??。
我住南溪溪北涯,閉門草長不曾開。
風窗只怪燈花喜,雪徑傳呼縣尹來。
道是朝廷舉廉吏,如何江海尚遺才。
西樞東觀俱知己,拜了除書卻探梅。
大范今無寺,秋屏故有基。
看山非不好,吊古卻成悲。
行役真何苦,同來也未遲。
題詩只惡語,差勝不題詩。
忽驚騎吏叩柴荊,厚祿移書訪死生。
今日猶遲傅巖雨,前身端是謝宣城。
解包兔穎霜盈把,試墨山泉月一泓。
老里苦吟翻作拙,撚須枉斷兩三莖。
新堂略有次第否,忙里從公一來覷。
是時新晴收舊雨,小風吹花掠巾屨。
江山只道不解語,云何惠然堂上聚。
北山故挽南山住,東溪不遣西溪去。
向來天藏在何處,遭公拈出天不拒。
舊亭不為山作主,背山起樓何以故。
更煩好手鏟東阜,放出釣臺寸來許。
讀書不厭勤,勤甚倦且昏。
不如卷書坐,人書兩忘言。
興來忽開卷,徑到百圣源。
說悟本無悟,談玄初未玄。
當其會心處,只有一欣然。
此樂誰為者,非我亦非天。
自笑終未是,撥書枕頭眠。
蒼璧新煎第二泉,博山深炷古龍涎。
草玄顧我非楊子,能賦如公是仲宣。
詩社自甘編下戶,醉鄉何苦不開邊。
窮州地主慚司業,不解時時與酒錢。
晚風一雨生新漲,只送仙槎到天上。
十年相別一相逢,和氣春風談笑中。
如今耆舊晨星似,猶及先生說遺事。
舌端往往疏九河,只有剩浪無欠波。
漢渠周柱幾青竹,卻在先生一泓腹。
諸公道是今乏才,如何此士尚塵埃。
此行青規更黃閣,拭目孤鴻徑寥廓。
能念南溪病客無,風來肯寄半行書。
今代高人尚子平,風流文采舊家聲。
合于玉筍班中立,卻向紅蓮幕里行。
天色惱人渾欲雪,燭花照別若為情。
日邊已辦除書著,莫戀南樓秋月明。
邂逅何時可,平章后月涼。
前期來一夕,古寺作重陽。
白酒多多載,黃花急急香。
遣詩愁已遣,何況更連床。
庾郎晚菘翡翠茸,金城土酥玉雪容。如何俱墮瑤甕中,卻與醯雞同閟宮。
金井銀床水清泚,雪山冰谷鹽輕脆。秋風一月釀得成,字曰受辛非曲生。
太學儒生朝復暮,茹冷啜寒那可度。十年雪汁凍蔬腸,一夜饑雷聽更鼓。
不如甕頭吏部甕頭醒,一逢受辛還一醒,畢卓與爾同死生。
老去渾多難,愁來敢怨天。
生遭文字誤,更結簿書緣。
苦憶懸間榻,難回雪后船。
三年才一見,百歲幾三年。
幽人蚤作月滿階,月隨幽人登舫齋。
推門欲開猶未開,猛香排門撲我懷。
徑從鼻孔上灌頂,拂拂吹盡發底埃。
恍然墮我眾香國,欲問何祥無處覓。
冥搜一室一物無,瓶里一枝梅的皪。
平生為梅判斷腸,何曾知渠有許香。
夜來偶忘掛南窗,貯此幽馥萬斛強。
卻憶去年西湖上,錦屏下瞰千青嶂。
谷深梅盛一萬株,十頃雪花浮欲漲。
是時雨后初晴前,日光烘花香作煙。
政如新火炷博山,烝出沉水和龍涎。
醉登絕頂撼疎影,掇蕊餐花照冰井。
蜀人老張同舍郎,喚作謫仙儂笑領。
如今茅屋臥山村,更無載酒來叩門。
一尊孤斟懶論文,猶有梅花是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