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大滌洞天
暇日尋幽入洞霄,攀蘿捫石自忘勞。
地環九鎖仙都閟,山倚一峰天柱高。
夜靜仙人吹鳳笛,月明帝子下雪旄。
佩環寂寂中庭曉,時有胎禽唳九皋。
暇日尋幽入洞霄,攀蘿捫石自忘勞。
地環九鎖仙都閟,山倚一峰天柱高。
夜靜仙人吹鳳笛,月明帝子下雪旄。
佩環寂寂中庭曉,時有胎禽唳九皋。
閑暇之日到洞霄宮探尋幽境,攀著藤蘿、摸著石頭,忘了疲勞。此地被九道險關環繞,仙都隱秘,山靠著一座高聳的天柱峰。夜晚靜謐,仙人吹奏鳳笛,明月下帝子降下白色旄節。清晨中庭寂靜,只有環佩聲,不時有仙禽在深遠的沼澤鳴叫。
暇日:空閑的日子。
洞霄:洞霄宮,在大滌洞天。
攀蘿捫石:攀著藤蘿,摸著石頭。
九鎖:指大滌山有九處險要之地。
閟(bì):隱蔽。
帝子:泛指仙人。
雪旄:白色的旄節。
胎禽:指仙鶴。
九皋:深遠的沼澤。
大滌洞天是道教圣地,景色優美且具神秘色彩。詩人在閑暇時前往游覽,被此地的美景和傳說吸引,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對仙境的向往。
這首詩描繪大滌洞天的奇景和仙人活動,展現其神秘清幽。語言優美,想象豐富,在描寫道教圣地的詩作中有一定特色,體現了詩人對仙境的追求。
頗饒孤韻略逢迎,小喜近前面發赪。眼底何人差免俗,儂心歷歷怨分明。
弦歌岳蔍已千年,芷秀蘭芳眾口傳。幸及明時增舊制,得垂師道仰先賢。風煙待養栽喬木,樓閣佇看襯好天。快睹模型神自往,頌今思古總陶然。
山水幽深處,閒居此地曾。傍花春宴客,看竹午逢僧。云樹尋新詠,巖巒憶舊登。兵塵今間阻,對畫思難勝。
荒居病起對空林,鄰笛誰堪折柳音。白首襟期驚是夢,滄波離別惜同心。梨關月出鴻聲小,笠澤天寒騎影深。遙想圣朝多雨露,未應官冷解朝簪。
春去不辭人,人猶念彼春。飛花時欲遠,啼鳥日相鄰。此物何堪恨,愁心莫漫嗔。尚留形外影,長與共昏晨。
三圣真元本自同,隨時應物立宗風。道儒表里明墳典,佛祖權宜透色空。曲士寡聞能異議,達人大觀解相融。長沙賴有蓮峰掌,一撥江河盡入東。
還將病骨畏秋聲,一枕江流是我生。若道嚴陵偏不事,漢人更有圣之清。
湘筠寒翠滿,白日起秋云。美人杳何處,江氣長氤氳。手持紫玉管,遙望青霞君。藹藹波水暮,何由致慇勤。
仙家何事亦贏糧,廩石團團峙道傍。應駕斑龍耕紫石,深儲芝玉廩中藏。
三月三日天氣好,一年一度虎丘游。枇杷巖下頻呼酒,楊柳橋邊旋系舟。春事固知欺白發,山靈元不厭清流。祇今觴詠成陳跡,何用蘭亭俯仰愁。細雨霏霏不濕衣,山前山后亂鶯飛。過橋春色緋桃樹,臨水人家白板扉。此地酒簾邀我醉,隔船簫鼓送人歸。清游恐盡今朝樂,回首閶門又夕暉。
夜漏沉沉似歲長,小鬟貪睡懶添香。春風莫撼流蘇帳,待妾分明夢一場。
趺坐對禪鐙,江風浪幾層。還從鶴城路,去訪虎溪僧。湖曉星浮石,巖春瀑斷冰。吳中卻回日,應老舊池菱。
仙佛人言是一家,好分半席共煙霞。廓清摧陷儒家事,不謂青山識正邪。天威如許敢爭雄,重遣山靈費一峰。不共那邊如水火,未應抵死不相容。蕭蕭五曲片茆茨,環合群峰共護持。天下七情誰中節,武夷山石百王師。聞言驚喜是家山,朅蹙來茲遂一攀。何但名稱偶相似,宛然天壁鎖云關。新豐雞犬路終迷,廬下濂溪非故溪。造物留人殊過當,終當結屋此云棲。
不礙溪流水不平,主人平處主鷗盟。兩峰呈秀出天造,雙澗同流到地清。尚憶經過曾對酒,欲來登覽恨無名。仙凡咫尺紅塵隔,草草題詩亦浪評。燕尾溪流上下分,中馀里許地翻平。林疏邑屋高低見,水漲舫船來往輕。坡老已仙誰杰作,詩人為縣得重評。唐山見說雙溪館,今見雙溪亭又成。
清明院落夜溶溶,寵柳嬌花讓雪叢。亂攪三眠飛絮白,浪攙百子石榴紅。燒殘高燭東風后,掩卻重門細雨中。聞向花間歌法曲,應憐江海白頭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