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潘經略廣州峽山五首 其四
發白面黧黝,平生舞魚龍。
落月照屋除,彷佛見此翁。
白日幾黃壤,世方定雌雄。
斯文在九牧,吾道非天窮。
發白面黧黝,平生舞魚龍。
落月照屋除,彷佛見此翁。
白日幾黃壤,世方定雌雄。
斯文在九牧,吾道非天窮。
頭發花白、面色黑黃,此人一生像弄魚龍雜戲般起伏。落月照著房屋臺階,仿佛能見到這位老者。人很快就會入土,世間正爭著勝負。文化學術在九州傳承,我的道并非是上天讓它困厄。
黧黝:黑黃色。
舞魚龍:指像表演魚龍雜戲一樣,形容人生起伏。
屋除:房屋的臺階。
黃壤:指墳墓,這里說人死去。
九牧:古代分天下為九州,州的長官叫牧,后用九牧指代九州、天下。
潘經略具體信息不詳,此詩可能是作者與潘經略交流后,就廣州峽山相關話題而作。當時社會或許存在各種紛爭,作者有感于人生、文化等方面寫下此詩。
主旨圍繞人生感慨和文化堅守,突出特點是情感深沉、富有哲理。展現了作者對人生和文化的思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的思想境界。
不訪幽人去,安知野興長。
江城連薜荔,秋色到衣裳。
檻外收平楚,杯中落遠檣。
登樓一萬里,醉眼即吾鄉。
祇有天在上,
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
回首白云低。
我本無生忽生我,一生我后累無端。
思量墮地一聲哭,領取為人萬種難。
鳳翼龍鱗天路滑,鼠肝蟲臂夢痕酸。
昏蒙終古誰先覺,只有莊周蝶境寬。
冷淡生涯合晚開,
老天故遣雪頻催。
相逢喚醒平生夢,
不誤山翁特地來。
江山表里自稱雄,春入園陵慘淡中。
云斷蒼梧攀翠竹,天回碣石掩金宮。
椷縢國史勛華錄,祭奠工歌社稷功。
率土誰能忘帝力,不堪松柏起悲風。
笙歌間錯華筵啟。喜新春新歲。
菜傳纖手青絲細。和氣入、東風里。
幡兒勝兒都姑媂。戴得更忔戲。
愿新春已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
出入高車耀縉紳,從來天幸喜逢辰。道孤常恐難逃悔,性拙徒能不失真。風雨坐生無妄疾,林泉歸作自由身。歲寒未必輸松柏,已見人間七十春。
賦分蕭條只自如,生平常向官情疏。亡功每嘆孤明主,得謝何妨作老夫。官品尚叨三事貴,世緣應信一毫無。病來髀肉消幾盡,尤覺陰陽系慘舒。
何如不相識,哭君情亦悲。
今人薄意氣,紅粉死多時。
惆悵青山暮,荒涼白露滋。
信陵今夕淚,曾否似生離。
露冷天寒欲隕霜,
夜眠輾轉怯更長。
衰翁枕上閒尋句,
風入家林月到床。
飯罷鄉村日始升,
牧童三五發鬅鬙。
牛高人小騎難上,
揀得斜坡墊腳登。
仙人手把青蓮花,金枝翠葉□交加。偶然游戲擲地上,頃刻幻作山杈枒。
同人相顧叫奇絕,一一指點無爭差。王屋天壇列眼底,洞天萬古埋煙霞。
其余群峰盡底亞,謹受約束莫敢嘩。一邱一壑競妍巧,再接再厲非虛夸。
丹青有筆貌不得,荊關袖手空咨嗟。長日開圖供賞鑒,終年不費玉畫叉。
回首西望忽莽蒼,黃河一線穿平沙。天風飄飄拂衣袖,如此不樂胡為耶?
便欲乘云叩閶闔,倒吸云漢斟匏瓜。
白云深處老僧眠,山鳥山花兩寂然。塔影幡風齊入定,鐘聲鈴語好參禪。煮泉新斷枯松臂,供客香烹嫩蕨拳。渾坐小忘塵宇夢,詩囊到處且隨緣。
一徑幽深到影堂,松風柏雨引清涼。十萬衣缽齋僧舍,千葉經幢選佛場。老樹婆娑存古意,暮山明滅待斜陽。西鄉寂靜無塵土,容我安支短足床。
古渡落黃葉,西風江上愁。
何堪長病客,復送遠行舟。
海色黃牛暮,灘聲白馬秋。
相思若汾水,千里共悠悠。
梅花清似雪,縹緲白云間。不有神仙住,誰傳姑射山。
高蹈營丘壑,林巒騁目初。峨眉云變幻,海氣直凌虛。
千年流不竭,谷口氣氤氛。莫是神龍窟,靈湫瀉白云。
古木參天迥,青山載酒多。謝公墩可擬,詞客盛年何。
夜夢昆山玉,朝名有美堂。但看松竹色,何處不琳瑯。
山似淮南秀,人歌叢桂篇。莫論今與昔,異代總登仙。
松齋零露滴,夜坐思泠然。一誦襄陽句,山窗月色偏。
眷此棲真地,高深辟化工。池塘春草夢,不減謝家風。
多少殘年事,蹉跎著此亭。
風從螢處定,山到雁邊青。
夜久得生理,水寒無動形。
向人枯樹在,如欲訴飄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