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潘經略廣州峽山五首 其三
月林愛山日,竹杖青鞋俱。
而今碧油合,見山當緒余。
瘴癘霜雪后,桃李春風徒。
吾方友造物,虐焰空焚如。
月林愛山日,竹杖青鞋俱。
而今碧油合,見山當緒余。
瘴癘霜雪后,桃李春風徒。
吾方友造物,虐焰空焚如。
我曾像在月光山林中那般熱愛山間的日子,竹杖和青鞋都陪伴著我。如今身處軍帳之中,看山也只是閑暇之事。經歷了瘴癘和霜雪的磨難,桃李春風的美好也成了徒然。我正與大自然交朋友,那些邪惡的氣焰不過是白白燃燒。
月林愛山日:在月光籠罩的山林中喜愛山中的日子。
竹杖青鞋:竹制的手杖和青色的鞋子,常為文人游山的裝備。
碧油合:即碧油帳,本指軍幕,后泛指高級官員的營帳或官署。
緒余:本指抽絲后留在蠶繭上的殘絲,比喻事物之殘余,此處指閑暇之事。
瘴癘:南方山林中濕熱蒸郁能致人疾病的毒氣。
友造物:與大自然交朋友。
虐焰:邪惡的氣焰。
潘經略可能是當時廣州的經略使,詩人與之唱和。當時南方地區常有瘴癘等惡劣環境,詩人或許在經歷了一些艱難困苦后,寫下此詩??赡苁窃诠賵龌蛏钪性庥隽舜煺郏谂c大自然的接觸中尋求慰藉和超脫。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經歷磨難后的心境轉變。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意象和對比手法展現心境變化。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在困境中的思想狀態和精神追求。
河流西下雁南飛,
楚客相逢淚濕衣。
張翰思歸何太切,
扁舟不住又東歸。
擾擾都城曉四開,
不關名利也塵埃。
千門甲第身遙入,
須知此事堪為鏡,
莫遣黃金漫作堆。
風樹離離月稍明,九天龍氣在華清。宮門深鎖無人覺,半夜云中羯鼓聲。
天闕沉沉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一聲玉笛向空盡,月滿驪山宮漏長。
紅樹蕭蕭閣半開,上皇曾幸此宮來。至今風俗驪山下,村笛猶吹阿濫堆。
水繞宮墻處處聲,殘紅長綠露華清。武皇一夕夢不覺,十二玉樓空月明。
元和天子昔平戎,
惆悵金輿尚未通。
盡日洛橋閑處看,
秋風時節上陽宮。
南來驅馬渡江??,
消息前年此月聞。
唯是賈生先慟哭,
不堪天意重陰云。
云暗山橫日欲斜,
郵亭下馬對殘花。
自從身逐征西府,
每到花時不在家。
三十年持一釣竿,
偶隨書薦入長安。
由來不是求名者,
唯待春風看牡丹。
行人候曉久裴徊,不待雞鳴未得開。
堪羨寒溪自無事,潺潺一夜宿關來。
一夜梅花笛里飛,
冷沙晴檻月光輝。
北風吹盡向何處,
高入塞云燕雁稀。
二十年沈滄海間,
一游京國也應閑。
人人盡到求名處,
獨向青龍寺看山。
紅鉛拂臉細腰人,金繡羅衫軟著身。
長恐舞時殘拍盡,卻思云雨更無因。
宜春花夜雪千枝,
妃子偷行上密隨。
便喚耍娘歌一曲,
六宮生老是蛾眉。
蒼苔古澀自雕疏,
誰道中郎筆力余。
長愛當時遇王粲,
每來碑下不關書。
小徑上山山甚小,
每憐僧院笑僧禪。
人間莫道無難事,
二十年來已是玄。
壯士凄惶到山下,
行人惆悵上山頭。
生前此路已迷失,
寂寞孤魂何處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