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送僧歸日本 其四
別去上星槎,滄溟道路賒。夷音宜咒唄,左衽自袈裟。演法從天竺,傳燈到海涯。不知千劫里,何劫到中華。
別去上星槎,滄溟道路賒。夷音宜咒唄,左衽自袈裟。演法從天竺,傳燈到海涯。不知千劫里,何劫到中華。
渺渺郁羅天,峨峨列仙職。參校洞玄章,把握文昌籍。云霧為襟裾,華池嗽璚液。步虛發清嘯,流音播無極。夫何嬰垢氛,翩然就淪謫。清宵霽景澄,神光敞虛碧。夢逐紫鸞飛,拱侍金輿側。玉虛撫其頂,告語何奕奕。覺來視天宇,鳴鶴在寥闃。
井邑遺孤壘,漁樵尚幾家。洪河散陵谷,古冢入桑麻。燕子初經節,蜂兒幾報衙。此身天地內,隨處是生涯。
六月炎天收火傘,南薰洗盡煩蒸。堯蓂七莢又爭青。問知陳仲舉,元是此時生。別駕功名清暇日,題興尚帶屏星。黑頭非晚到公卿。且傾浮蟻酒,來聽祝龜齡。
朝雨沒田夜崩屋,下民何罪罹此毒。天公行雨須命龍,那知人欲食龍肉。玄云幕天不可決,日烏戢翼愁旸谷。區區昏墊未足憂,當念波濤翻地軸。
垂楊帶雨煙沈沈,綺窗翠幕清晝陰。琵琶撥盡誰知音,一聲望帝春事深。
簿書常苦百憂集,樽酒今應一笑開。京兆從教思廣漢,會稽聊喜得方回。
何物曾奴董太師,原陵青草正萋萋。一時翔集多知處,獨恨公臺不擇棲。
飛流望不極,縹緲掛長川。天際銀河落,峰頭玉井蓮。波光迥太液,云氣引甘泉。更上遺宮頂,千林起夕煙。
銷閒堂上日何思,或弄鳴琴或賦詩。聲正只傳心靜處,篇成不待燭殘時。隆中有客吟梁甫,洛下無人說克兒。此日馀音到逋客,定如醫藥蓄青芝。
初度念庭闈,不寐仍達旦。曉起辱新詩,爛若珠璣燦。慰釋固多情,豈能忘浩嘆。寄形天地間,歲華良有限。忻戚自相循,得失詎能間。顧慚蒲柳姿,徒懷三冬干。行已信多艱,操持冀予費。
沙禽東去避網羅,蕩舟相逐如遠何。越山青青越女白,從此勞人魂夢多。
山作劍攢江寫鏡,扁舟斗轉疾于飛。回頭笑向張公子,終日思歸此日歸。
玉騎朱旄降翠巒,神光紫氣應函關。真仙出沒時無有,客使憂勤自往還。古殿煙橫千歲柏,靈池云繞萬重山。瓊枝珠蕊垂甘露,愿轉豐年瑞雪頒。
故國豈不好,卑官良為貧。驅馳萬里去,憔悴九河濱。亂水才通野,幽花已繡春。天公渾不惜,乞與作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