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曾英發兼簡若虛
大曾秀發如層顛,小曾秋水隨方圓。二豪說詩氣曠逸,而我老坐如蹲猿。弟兄駿氣驥墮地,自憐老欲蠶三眠。一庵收身萬事外,但有壞衲長堆肩。會看連璧登集賢,腰間累累金印懸。分緣自是公家事,安知不秉卿相權。平生忠義要活國,濃笑東川無杜鵑。古城野寺□□□,白灰已燼馀凝煙。瘴痾未損方曲臂,靜如鴻鶴就拘攣。清詩寄我忽驚矍,秀對白鷗春水前。長哦曳履□□□,馀韻發越鳴朱弦。坐令萬象受控勒,知君有筆真如椽。細看字字有根蒂,滿掬明珠誰為穿。詩壇從此不敢詡,受降君已臨中堅。
大曾秀發如層顛,小曾秋水隨方圓。二豪說詩氣曠逸,而我老坐如蹲猿。弟兄駿氣驥墮地,自憐老欲蠶三眠。一庵收身萬事外,但有壞衲長堆肩。會看連璧登集賢,腰間累累金印懸。分緣自是公家事,安知不秉卿相權。平生忠義要活國,濃笑東川無杜鵑。古城野寺□□□,白灰已燼馀凝煙。瘴痾未損方曲臂,靜如鴻鶴就拘攣。清詩寄我忽驚矍,秀對白鷗春水前。長哦曳履□□□,馀韻發越鳴朱弦。坐令萬象受控勒,知君有筆真如椽。細看字字有根蒂,滿掬明珠誰為穿。詩壇從此不敢詡,受降君已臨中堅。
喚渡風殊懷,穿林日向中。
飛泉半崖落,峭壁與天通。
往者名猶在,仙人事已空。
徐巖不為遠,歸去若匆匆。
故人丘壟望中孤,古木荒村舊路紆。野奠有懷空酹酒,交游無興更攜壺。人間流落文章在,夢里依稀涕淚枯。此日九原如可作,問君曾記玉樓無。
把筆英姿在眼中,笑談曾共此堂東。乾坤蒼莽游何處,花雪追隨夢未終。價重連城驚毀璧,氣消神駿想追風。悲歌亦是傷春調,卻與傷春調不同。
石橋歸路又斜陽,舊日經行宛未忘。何物山川收間氣,向來星斗避寒芒。青烏未卜前岡吉,白雪空傳下里章。一滴九泉今定到,騎龍休問白云鄉。
未到偏崖時,心欲尋別路。
既過偏崖時,行行屢回顧。
獨坐理瑤琴,空鳴太始音。
出城尋故識,策馬度荒林。
靄靄檐前日,嚶嚶窗外禽。
相思不相見,歸路感何深。
養護春寒怕卷簾。吟箋繡帖不曾拈。玉人可也思懨懨。
折去梅花鸞羽便,寄來蓮瓣鳳頭尖。粉痕猶印指纖纖。
紛紛胡騎來無定,整整王師動有名。
已報妖氛掃秦甸,還聞聘使出龍城。
灼知天意民皆悅,怯聽風聲寇自驚。
就養東朝歸駕近,和戎深見圣人情。
鄉邦甲第常牽興,玉幾金甌久記名。
會秉樞機還魏闕,且栽桃李滿春城。
郊原氣煖花將發,閭里聲和犬不驚。
勝日假時聊共樂,未應歸隱徇高情。
寥廓飛樓并倚闌,十年今復醉長安。
天連大漠三邊盡,秋入漁陽萬里寒。
戀闕班行疲執戟,托交名姓慶彈冠。
誰知明日龍山色,白露金莖別后看。
我聞道士張復陽,手持鵝筆走四方。
長安公卿爭得之,白云碧水青天長。
月洲恍佛此家數,一覽景趣神飛揚。
秀拔老干蒼龍起,下瞰溪壑何茫茫。
兩翁對坐葛天氏,陋窺晉漢談虞唐。
輕風南來吹短發,水花弄影浮巾裳。
蹇予落魄桐山下,一生祗愛王維莊。
醉來揮毫為君寫,晚山秋雨生茆堂。
皇祖有德,乾覆坤容。
予在吊民,不殺以封。
皇祖慈仁,感于昆蟲。
負手蒼茫繞室行,也知兩大最無情。
百千萬變青鐙在,四十五年白發生。
怨有呵天若云氣,淚如到海作潮聲。
福安書至傷心極,尚望江南一日平。
落葉平坡外,騎牛古寺還。
一回風雨過,幾幅米家山。
晴日暖風吹紫霞,西巖開遍碧桃花。仙家只住巖西畔,水水山山遮又遮。
風露滿山深翠微,暗塵不上芰荷衣。夜來拄杖成龍去,斜倚枯藤送落暉。
芙蓉花下石闌干,茅屋空山生早寒。養得一雙朱頂鶴,有時騎向碧云端。
溪后溪前路百盤,白云常護禮星壇。麻姑使者傳書到,一派簫聲雙紫鸞。
西山曲折北溪橫,
百里中無十里平。
道路雨馀多可喜,
高田一半有秋成。
螺尊重洗,鷓斑重炷,銀海夜深欲凍。
霓裳舊曲愛新翻,也不用、桓伊三弄。
鳥啼漸緊,鵲飛漸遠,遮莫曉鐘將動。
人間花月縱多情,爭抵似、瓊臺一夢。
湖波漲新綠,環繞越王山。棠齋清晝馀暇,贏得靜中觀。四面屏圍碧玉,十里障開云錦,冰鑒倒晴瀾。目送孤鴻遠,心與白鷗閑。
隘游人,喧鼓吹,雜歌歡。曉天澄霽,花羞柳妒怯春寒。好在風光滿眼,只恐陽春有腳,催詔下天關。剩寫鵝溪幅,歸去鳳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