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雪
日觀卜先征,時巡順物情。
風行未備禮,云密遽飄霙。
委樹寒花發,縈空落絮輕。
朝如玉已會,庭似月猶明。
既睹膚先合,還欣尺有盈。
登封何以報,因此謝功成。
日觀卜先征,時巡順物情。
風行未備禮,云密遽飄霙。
委樹寒花發,縈空落絮輕。
朝如玉已會,庭似月猶明。
既睹膚先合,還欣尺有盈。
登封何以報,因此謝功成。
在日觀峰占卜有降雪的先兆,帝王按時巡游順應萬物之情。風刮起時祭天禮儀還未完備,濃云密布中雪花急忙飄下。雪花落在樹上像寒花開放,在空中縈繞如飄落的柳絮輕盈。早晨朝堂上眾人如美玉相聚,庭院好似明月照耀般明亮??吹窖┖竦玫孛嬉驯桓采w,又欣喜積雪足有一尺多厚。舉行登封大典該如何報答上天,就借此雪來感謝大功告成。
日觀:泰山峰名,古人認為在日觀峰可占卜氣候。
時巡:帝王按時巡游。
順物情:順應萬物之情。
未備禮:祭天禮儀未完成。
遽(jù):急忙。
霙(yīng):雪花。
委:堆積。
縈(yíng)空:在空中縈繞。
膚先合:指雪厚得地面已被覆蓋。
尺有盈:積雪超過一尺。
登封:古代帝王在泰山筑壇祭天的盛典。
此詩可能創作于帝王登封泰山期間。帝王舉行登封大典是重要的國家儀式,降雪被視為祥瑞之兆。詩人在這樣的背景下,目睹降雪,寫下此詩表達對帝王和上天的感恩。
這首詩主旨是借喜雪表達對帝王登封大典的贊頌和對上天的感恩。其突出特點是雪景描寫生動,意境祥瑞。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的宮廷文化和人們對祥瑞的重視。
小山欲與岳為曹,其末雖危本則牢。屹立挺身行所獨,旁羅垂首讓其高。
池邊衰草化秋根,螢火多于五月蚊??淳皿@風忽飄散,樹頭金燼落紛紛。
昨朝攻濁水,此日入蠻鄉。俗自分番漢,山猶踞虎狼。驚呼千戶亂,殺戮一時忙。語及蒼生際,前溪鬼泣瘡。莽莽千山外,蕭條剩幾村。敵人真破膽,壯士未歸元。濁水烽相照,珠潭壘尚屯。沙蟲成底事,寂寞竟無言!
一曲紅綃不論錢,青樓幾處斗嬋娟。年來吃盡人間火,瘦骨輕松似劍仙。
日夕歌聲起,前村帶雉歸。如何牧犢子,不惜雉朝飛。
溪山一路送還迎,管領溪山有此亭。我為舉杯相勞勉,他年端不負山靈。誰結危亭碧玉堆,西山爽氣喚仍回。嵐光祇恐不堪著,更遣新詩勾引來。
清平大業行皆奢,豈獨堯時聽所加。豐儉由人天不遠,安危在智道非賒。關津防害翻為害,法令除邪卻長邪。爭似無言敷密化,既能成國又成家。
悶來無處可招魂,花里尋香月里痕。茉莉滿庭聞未況,水光疑曉又疑昏。
每恨居山淺,扶輿過九峰。塵銷草色淡,嵐染木陰濃。瓢飲真堪羨,盤飧粗得供。一庵饑渴外,何事入心胸。
高樓何嶙峋,淩空抉青云。云間摘明月,海底見朝昕。試問誰棟宇,廣德涂使君。嗟爾青云子,灑落來憑欄。見云不見空,變態倏如神。何以倏如神,是神無長存。無存還大空,如我心清真。膚寸起天末,神堯亦放勛。放勛與清真,可以有無言。人看云眼青,我見云漠然。白衣與蒼狗,一體相化遷。立談取卿相,如平步云煙。樓外不屬樓,天上還有天。舜禹有天下,所以不與焉。立己如己高,何以齊泰巔。以無常觀常,常莫為之先。履危若平地,悠然見參前。寄語青云子,登樓如是觀。
一曲春燈選妓陪,八旬老子講經回。休爭臧谷亡羊異,書畫曾亡宋國來。全羽翼,好冠腮。將雛大似靖康哀。流傳七百年前跡,供取晴窗一展開。
故人寄我錦繃兒,要識淇園煙雨姿。卻笑河豚誇絕品,此君真味有誰知。
黃閣文章鳴大雅,玉機功業贊維新。十年天下先憂激,五畝園中獨樂身。南極壽星朝北斗,靈芝仙草映長春。裴公郭相看前代,社稷蒼生望老臣。
湖水?秋分外清,蘭舟蕩漾入空明。香消冷瓣紅蕖墜,雪飐晴絲白鷺驚。老眼看山聊艤棹,小鬟催酒不停箏。勝游豈獨坡仙輩,落日西風無限情。
秋色晚蒼蒼,驅車過太行。千山盤上黨,萬木落漁陽。結客黃金少,投人白璧傷。男兒羞血戰,談笑報君王。飲馬濁漳流,茫茫去國愁。沙陰迷雉堞,草色暗狼溝。博浪千金盡,淮陰一飯留。誰憐飄泊苦,忍死為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