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興
日日春泥妨杖藜,一聲何處子規啼。
紅將滿地花空委,綠盡前山草正萋。
已辦篇章書側理,可無杯斝捧柔荑。
清明過后芳菲少,桃李清陰欲滿蹊。
日日春泥妨杖藜,一聲何處子規啼。
紅將滿地花空委,綠盡前山草正萋。
已辦篇章書側理,可無杯斝捧柔荑。
清明過后芳菲少,桃李清陰欲滿蹊。
每天春泥都阻礙著我拄杖出行,不知從何處傳來一聲子規鳥的啼叫。紅花已落滿一地白白地凋零,前山的綠草已長得十分茂盛。我已備好紙張準備書寫篇章,怎能沒有美酒和美人相伴。清明過后花草芳菲漸漸稀少,桃李樹的清涼樹蔭快要布滿小路。
杖藜:拄著藜杖。藜,一種草本植物,莖可以做拐杖。
子規:杜鵑鳥的別名,相傳為古蜀王杜宇之魂所化,鳴聲凄切。
委:舍棄,這里指花凋謝。
萋:形容草長得茂盛。
側理:紙名。
杯斝(jiǎ):泛指酒杯。
柔荑(tí):原指植物初生的葉芽,后多用來比喻女子柔嫩潔白的手,這里指代美人。
蹊:小路。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描繪的清明過后的暮春景象來看,可能是詩人在暮春時節,外出漫步,看到自然景色的變化而有感創作,心境既有對時光流逝的感慨,也有享受當下的閑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暮春之景,抒發詩人對春光的復雜情感。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通過細膩的景物描寫傳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觀察和細膩情感。
驢尾豬頭牛腳跡,三斤麻子露消息。 志公杖頭剪刀尺,從來雨下階頭濕。
色盛人自憐,色衰人見棄。 人心不可憑,女色焉足恃。 未笄化為石,不愿從夫婿。 厭華喜質如梁鴻,布衣操臼當相從。 君不見漢家天子劉文叔,郭后容衰亦遭逐。 何如山頭化石不嫁老亦足。
為愛聽琴亦此來,道香庭院得徘徊。 羽仙羞種桃花看,一味湘蘭繞屋栽。
孤棹斜陽水村,一犁暮雨平原。 藤花靡靡落地,桑葉陰陰閉門。
翻翻繡袖上紅茵。舞姬猶是舊精神。坐中莫怪無歡意,我與將軍是故人。
百尺長藤垂到地,千株喬木密參天。只在郡城邊。
蟻窠得意從渠計,螳翳忘言息我機。 寒盡山庵無歷日,野花啼鳥又春歸。
自古有治亂,誰家無是非。 曉床聽鄰語,瑣瑣訴寒饑。
十日春風,又一番調弄,怕暖愁陰。夜來風雨,搖得楊柳黃深。熏篝未斷,夢舊寒、淺醉同衾。便是聞燈見月,看花對酒驚心。 攜手滿身花影,香霧霏霏,露濕羅襟。笙歌行人歸去,回首沈沈。人間此夜,誤春光、一刻千金。明日問、紅巾青鳥,蒼苔自拾遺簪。
翠袖余寒,早添得、銖衣幾重。保須怪、妍華都謝,更為誰容。銜盡吳花成鹿苑,人間不恨雨和風。便一枝、流落到人家,清淚紅。 山霧濕,倚熏籠。垂?葉,鬢酥融。恨宮云一朵,飛過空同。白日長閑青鳥在,楊家花落白蘋中。問故人、忍更負東風,尊酒空。
翰林天酒星,謫墮人間世。豪氣眇乾坤,浪跡寄湖海。
峨峨江祖山,片石峙西澨。醉狂御風來,踞坐高傲睨。
一絲聊戲垂,意得在魚外。青天畫屏句,妙越無塵界。
至今五百年,春虹絢晴彩。我來訪遺蹤,躡屐捫薜荔。
錦苔剝冰霜,髣髴題字在。屬時春夏交,微雨弄輕霽。
同游俱嘉朋,笑語洽傾蓋。云木團晝陰,松風奏天籟。
勝踐心已愜,酣歌意彌快。欲招臺上魂,舉爵酹清泚。
今昔自殊時,欣感諒一契。詩成寫蒼壁,存否非所計。
長嘯下歸舟,驚湍送飛枻。
窗虛枕簟明,微覺早涼生。 深院無人語,長松滴雨聲。 詩來禪外得,愁入靜中平。 遠念西林下,相思合慰情。
秋山萬仞落秋潭,無限青楓好駐驂。 君跨長鯨去不返,獨留明月照江南。
西望匡廬接九華,當年醉色傲煙霞。 可憐一片寒江月,猶有千峰護落花。
自君之出矣,消息阻風煙。 桂嶺花頻落,榆關月自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