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張使君惠簟
瘦玉敲風翠干長,織成漪浪瑩滄浪。
封題尚帶鄱江潤,卷贈猶余燕寢香。
竹笛當年同秀質,桃笙何處避寒光。
微軀詎足當珍賜,持奉親闈枕扇涼。
瘦玉敲風翠干長,織成漪浪瑩滄浪。
封題尚帶鄱江潤,卷贈猶余燕寢香。
竹笛當年同秀質,桃笙何處避寒光。
微軀詎足當珍賜,持奉親闈枕扇涼。
修長的竹子在風中搖曳,仿佛瘦玉相擊,織成的竹席如水面漣漪,晶瑩似滄浪之水。包裝上還帶著鄱江的濕潤,卷起來贈送還留有您居室的香氣。竹笛和這竹席當年竹子質地同樣優良,那桃笙席哪能抵擋這竹席帶來的清涼。我這微賤之軀怎配得上這珍貴賞賜,還是拿去給母親枕著扇著帶來清涼吧。
瘦玉:形容竹子修長。
漪浪:像漣漪一樣的紋路。
滄浪:青蒼色的水。
封題:指包裝。鄱江:在江西。
燕寢:古代帝王休息安寢的地方,這里指張使君的居室。
桃笙:竹簟的別稱。
詎:怎,豈。
親闈:指母親。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張使君贈送詩人竹席,詩人為表感謝創作此詩。當時詩人可能處于與張使君友好交往的情境中,且心懷對母親的牽掛。
此詩主旨是感謝張使君贈簟,突出特點是描寫竹席生動形象,語言優美。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的感恩之心與細膩情感。
役役依山水,何曾似問津。
斷崖如避馬,芳樹欲留人。
日夕猿鳥伴,古今京洛塵。
一枝甘已失,辜負故園春。
宅邊秋水浸苔磯,日日持竿去不歸。
楊柳風多潮未落,
今夜秦城滿樓月,故人相見一沾衣。
巧繡雙飛鳳,朝朝伴下帷。
春花那見照,暮色已頻欺。
欲卷思君處,將啼裛淚時。
何年征戍客,傳語報佳期。
兩重江外片帆斜,數里林塘繞一家。
門掩右軍余水石,若到天臺洞陽觀,葛洪丹井在云涯。
衣彩獨歸去,一枝蘭更香。
馬嘶芳草渡,門掩百花塘。
野色亭臺晚,灘聲枕簟涼。
小齋松島上,重葉覆書堂。
暮塵飄盡客愁長,來扣禪關月滿廊。
宋玉逢秋空雪涕,回首故園紅葉外,只將多病告醫王。
暗中蛛網織,歷亂綺窗前。
萬里終無信,一條徒自懸。
分從珠露滴,愁見隙風牽。
妾意何聊賴,看看劇斷弦。
魯儒今日意何如,名掛春官選籍初。
野艇幾曾尋水去,
聞說晚心心更靜,竹間依舊臥看書。
春至今朝燕,花時伴獨啼。
飛斜珠箔隔,語近畫梁低。
帷卷閑窺戶,床空暗落泥。
誰能長對此,雙去復雙棲。
那堪聞蕩子,迢遞涉關山。
腸為馬嘶斷,衣從淚滴斑。
愁看塞上路,詎惜鏡中顏。
儻見征西雁,應傳一字還。
早年天上見清塵,今日樓中醉一春。
暫肯剖符臨水石,好是仙家羽衣使,欲教垂涕問何人。
家在枚皋舊宅邊,竹軒晴與楚坡連。
芰荷香繞垂鞭袖,可憐時節堪歸去,
花落猿啼又一年。
心法云無住,流沙歸復來。
錫隨山鳥動,經附海船回。
洗足柳遮寺,坐禪花委苔。
惟將一童子,又欲過天臺。
賤子來還去,何人伴使君。
放歌迎晚醉,指路上高云。
此夜雁初至,空山雨獨聞。
別多頭欲白,惆悵惜余醺。
煙暖池塘柳覆臺,百花園里看花來。
燒衣焰席三千樹,山公仰爾延賓客,好傍春風次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