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巖寺
浮圖插云表,列嶂環古剎。
平湖眇澄波,萬態天光發。
我來陟層巔,秀氣助毫末。
扁舟返明月,萬頃玻璃滑。
浮圖插云表,列嶂環古剎。
平湖眇澄波,萬態天光發。
我來陟層巔,秀氣助毫末。
扁舟返明月,萬頃玻璃滑。
佛塔高聳插入云霄,層層山巒環繞著古老的寺廟。平靜的湖面波光粼粼,萬千景象在天光下展現。我登上山頂,山間靈秀之氣助我揮毫。乘著小船在明月下返回,廣闊湖面如玻璃般光滑。
浮圖:佛塔。
云表:云霄之外。
列嶂:層層山巒。
古剎:古老的寺廟。
眇:形容水面遼闊。
陟:登、升。
層巔:山頂。
毫末:指筆端。
玻璃:形容湖水清澈光滑。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定。推測詩人在游覽寶巖寺時,被寺廟周邊的壯麗景色所吸引,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寶巖寺的自然風光。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優美。在文學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能讓讀者領略到當時寶巖寺周邊的美景。
佩解驚還在,釵橫怯未安。不禁春澹蕩,猶似雨汍瀾。昨日逢歡易,今朝顧影難。那知誰是夢,梅馥送人寒。
蟋蟀聲寒黯淡風,謝家池館九秋中。叢桂四山香滿院,一片,妝成金屋畫闌東。對酒不知身是客,堪惜,夕陽容易散晴空。卻待夜深明月好,須早,扁舟隔岸采芙蓉。
突然散騎滿云中,將帥休誇破敵功。坐鎮已無梁督統,提邊誰是石征戎。可憐士馬空秦塞,即恐烽煙徹漢宮。安得本兵深廟算,遍收奇勇策勛庸。
角髻雙垂小,桃花戴亦宜。猶令作嬌女,未敢說佳兒。九歲蒙難發,三經讀已遲。圖書吾畎畝,望汝更耘耔。
一掌峰巒盡,還應靜者知。塞鴻飛不到,秋兔欲藏時。勢豈千銖累,功非一簣虧。雖云最小物,造化亦何私。
施能賣晉移君貳,旃解譏秦救陛郎。多少諫臣翻獲罪,卻教若輩管興亡。
抱拙度殘年,觀書友圣賢。食甘馀皛飯,衣暖借黃綿。破甑寧須顧,灰心豈復然。窮通皆定分,無用叩蒼天。
五兩招搖百尺杠,官舟十月下藤江。波心犀氣寒通劍,石角潮聲夜撲窗。酒薦吳鹽浮臘味,歌傳楚艷入巴腔。揚舲我亦蓬萊客,應趁春風畫槳雙。
天下白龜三處顯,怡山少室壽仙亭。我今卜筑南山頂,得爾為鄰祝圣齡。
燕霜終古憤,梁獄昔年書。世事疏狂里,交情患難余。相看年欲老,多感歲將除。醉擬應劉賦,春風起敝廬。
暫輟分曹秩,初懸刺史章。承恩辭建禮,銜命出昭光。峽束瞿塘險,山盤劍閣長。蒲鞭隨騎后,卉服拜車傍。已見風聲被,行聞德化彰。大廷重考最,計日簉鹓行。
老子誰知密度關,卻支筇杖訪荒園。故應我輩鐘情別,佳話真堪詔子孫。撩我歸心更欲歸,綠英已是換紅菲。分明不似高空鳥,無弋無矰到處飛。鵲絆晴絲柳絮乾,金沙玉李斗開顏。此時此景此中意,付與仙翁一餉閒。酴醾萬玉吐幽香,芍藥千紅護綠裳。好景只供人借看,尋思百計是歸強。小兒亦解挽公留,知有人閒第一流。老我相思無盡藏,臨風一日幾搔頭。愁來只是向無何,浮圣沈賢共一波。若見江南煙釣侶,寄言好與曬漁蓑。
幾年驄馬舊皇州,北望層關紫氣浮。椿護白云稱不老,萱沾湛露號忘憂。中朝尚許重班誥,東海應逢屢進籌。何用太行思狄相,盡教朱轂美南游。
江漢雙魚斷,乾坤一氣交。宦成翻作累,行立易生嘲。詩思愁邊杳,歸魂夢后銷。河橋楊柳色,底用斗春饒。
未數更聲幾。月西斜,身兒慵懶,慢隨風起。人倚蕓窗浮清瘦,影自迷離憔悴。尤自品,相思滋味。南國春紅香幾度,竟無緣,苑上聞蘭芷。愁不減,釀成淚。箋頭欲寫三千字。細琢磨,添來減去,怕人不識。落墨書成纏綿句,怯問棠花謝未?意未盡,還藏心底。待到春來生兩翼,借東風,飛到牽魂地。應替你,挽云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