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歸宗寺
寺因逸少曾為宅,峰自秦皇已得名。
不獨山南稱最古,故應江左號尤清。
路趨絳闕山梁險,奩隠金輪石鏡明。
誰信塵埃倦游客,西風還許杖藜行。
寺因逸少曾為宅,峰自秦皇已得名。
不獨山南稱最古,故應江左號尤清。
路趨絳闕山梁險,奩隠金輪石鏡明。
誰信塵埃倦游客,西風還許杖藜行。
歸宗寺因為王羲之曾在此居住而聞名,山峰從秦始皇時就有了名字。這里不只是在山南最為古老,在江東也號稱清幽至極。通往寺廟的山路險峻,如同通向天宮;石鏡明亮,好似隱藏著金輪。誰能相信我這個被塵世瑣事所累的倦游之人,在西風中還能拄著藜杖來此游玩。
逸少:王羲之,字逸少。
秦皇:秦始皇。
江左:江東。
絳闕:指宮殿、寺廟等,這里指歸宗寺。
奩:鏡匣,這里指石鏡。金輪:佛教語,這里形容石鏡明亮如金輪。
杖藜:拄著藜杖。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歸宗寺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詩人可能在游覽歸宗寺時,被其歷史文化和自然景觀所觸動,從而創作此詩。當時詩人或許在塵世中疲憊奔波,歸宗寺的寧靜清幽讓他心生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歸宗寺的古老與清幽。其特點是用典自然,將歷史文化與自然景觀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古跡的欣賞和對自然的熱愛。
日落荒阡白霧深,紫騮嘶顧出疏林。回頭已失來時路,杳杳金盤墮翠岑。
紀事只聞《籌海志》,征文空誦送僧詩。未曾遍讀《吾妻鏡》,慚付和歌唱《竹枝》。
去去香魂不可招,些歌聲入楚云遙。要知此恨成終古,月冷西江半夜潮。一江波浪沉寒玉,萬古綱常付老天。我到高涼問遺事,至今猶有郡人傳。
何處寒薇問首陽,名山竟遣落蠻荒。秋心瘦入詩人骨,箬笠峰頭夕照黃。
第宅新修數十秋,石樓丹勒日光浮。賜書寶動驪龍見,封誥函開彩鳳留。種德庭除時在念,渥恩霄漢世難酬。課兒學運齋前甓,猶似桓公在八州。
魚龍寂寞秋江冷。風含翠筱娟娟靜。幽樹晚多花。微風燕子斜。卷簾殘月影。寒水光難定。佳句染華箋。虛空不離禪。
薄命飛花水上游,翠蛾雙鎖對沙鷗。塞垣草沒三韓路,野戍風凄六月秋。渤海頻流思母淚,連山不斷背鄉愁。傷心漫譜琵琶怨,羅袖香消土滿頭。
郊庠已見詠臺萊,近密仍多著撰才。漢武得人何足道,內朝今亦盛鄒枚。
平坡飛翠立群巒,大隱新開十二闌。秀色迥當銀闕墮,清輝疑傍玉樓看。歌成郢國千花聚,賦就梁園萬竹寒。何似一舟乘興去,閉門三日臥長安。城隅一曲抱滄浪,有客新裁薜荔裳。檻外漁舟回七澤,座中龍笛到三湘。松花暮合陶潛里,草色春添杜甫堂。莫向峰頭歌白雪,夜驚神女出高唐。
赫赫四公子,賢豪胥籠蓋。賓客久寂寞,馀烈猶未艾。匹夫尚輕俠,氣焰通中外。遂使法網張,豪杰蒙系逮。關東郭解亡,濟南瞷氏敗。庶姓甘屏息,富民徙關塞。大獄急頻興,奸人弄機械。澆風熾一時,遺禍流異代。傷哉王跡熄,版藉久破壞。世族業摧殘,細民究何賴?根本終動搖,有國當深戒。
鄉社雞蟲閧,天關虎豹屯。雙屝關寂寂,萬事付渾渾。身并蟭螟寄,年隨駟馬奔。夷險不在境,方寸植靈根。
蒲藕上塘種,養魚于下塘。積泥春糞樹,儲水歲澆秧。未藉知章敕,堪浮逸少觴。掃松須憩此,系馬古垂楊。
憔悴已如此,何堪叢百憂。對愁猶有影,多病不宜秋。骨肉他鄉夢,年華逝水流。詩書且自遣,世法等浮漚。淡月濛濛夜,黃昏獨坐時。鐙殘聞玉漏,煙斷冷金猊。生死豈能隔,夢魂無見期。秋來搖落意,不復理琴絲。
為愛高秋意,亭亭水一湄。寒光難入譜,秀色自成籬。逸士分栽處,閑僧采服時。山居真不易,相對足棲遲。不寄在籬下,披離自不群。一秋無過客,空谷獨逢君。葉覆煙全碧,花饒水半芬。登高重九近,誰共酌秋云。
莫親于父子,天性有時移。竟以婦為厲,空令傳作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