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夜試院翫月呈葉判官徐教授蔡主簿
西風細逐桂枝生,秋月圓從屋角明。
歡伯向人端有意,素娥于客亦多情。
試吟飛鵲南枝句,更聽春蠶食葉聲。
從此涂山添勝事,四翁相遇四難并。
西風細逐桂枝生,秋月圓從屋角明。
歡伯向人端有意,素娥于客亦多情。
試吟飛鵲南枝句,更聽春蠶食葉聲。
從此涂山添勝事,四翁相遇四難并。
西風輕輕吹拂,桂枝搖曳生長,秋天的圓月從屋角升起,明亮皎潔。美酒似乎有意讓人歡樂,嫦娥也對客人們充滿了深情。試著吟誦曹操‘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詩句,又聽到考生們答題時像春蠶吃桑葉般書寫的聲音。從此涂山增添了一樁美事,四位友人相聚,四種難得的機緣湊到了一起。
翫月:賞月。翫,同‘玩’。
歡伯:酒的別稱。
素娥:嫦娥,這里代指月亮。
飛鵲南枝句: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春蠶食葉聲:形容考生們書寫答卷的聲音。
涂山:可能是此次聚會的地點。
四翁:指詩人自己和葉判官、徐教授、蔡主簿四人。
此詩創作于八月十五中秋夜,詩人在試院與葉判官、徐教授、蔡主簿一同賞月。當時正值中秋佳節,試院有考生在考試,詩人與友人相聚于此,在這樣的環境下有感而發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中秋夜在試院與友人相聚賞月的美好經歷。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色、人文場景與個人情感巧妙融合,語言優美。在文學上展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氛圍。
山秋木葉翠將收,憩棹扶攜到上頭。天柱中懸南北影,海門西拒古今流。層云錫響空王坐,落月珠明帝女游。便欲休餐旬日住,千帆風色使人愁。
青螺瀲滟水晶盤,斗削風煙面面看。地涌樓臺千蜃結,天回波浪六鰲蟠。山形自挾秋云壯,海色遙將曙日寒。恍忽龍宮吟嘯起,何人玉笛倚欄干。
重陽過后,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
朱闌向曉,芙蓉妖艷,特地斗芳新。
霜前月下,斜紅淡蕊,明媚欲回春。
莫將瓊萼等閑分。
留贈意中人。
至德本無名,
宣尼一此評。
能將天下讓,
知有圣人生。
南國奔方遠,
西山道始亨。
英靈豈不在,
千古碧江橫。
早汎沙棠繫小橋,午移尊榼縱輕橈。微涼漸逐秋蘋起,醉共溪頭浴晚潮。
里社村醪共唱酬,輕風微雨亦綢繆。與君朝夕平原飲,何似推篷竟日游。
萬樹臨江舊社開,每因秋色一徘徊。行吟閒倚海邊樹,懷古疑登江上臺。
乘秋雙槳蕩溪湄,欲就壚頭共賦詩。芳草閉門香綠醑,閒云遮樹出青旗。
蕉林楓樹隱人家,兩岸庭畦半種茶。小婦提筐行處掇,歸舟猶帶夕陽斜。
仙洞尋芳繞曲溪,百花叢處亂高低。聞歌似在花間語,不是桃源路亦迷。
傍晚漁舟隱葦蘆,得魚堤上向人呼。換來共作黃絲鲙,何必秋風羨入吳。
柔條長葉壓低籬,淺白輕黃映水涯。為問采桑南陌女,何如堤畔賣花兒。
水國蒹葭露氣凝,何辭十日酒如澠。今朝郭泰同舟約,落日江頭憶李膺。
月明秋水鏡湖深,十里溪松向晚吟。滿目煙霞難應接,歸途休訝是山陰。
當年郡博士,
致此一先生。
相見茂榮甫,
似吾諸葛卿。
姓名書帝府,
文行最鄉評。
終老君何恨,
傷時淚自傾。
蓼花零落荻花開,
江上西風雁又回。
我有鹡鸰千萬里,
何時天末寄書來。
登門四十九年多,
細讀公書百遍過。
今歲摘抄靖州作,
遁翁堪配不傳軻。
韻采飛揚禹錫風,
承傳家學早譽工。
兒孫繞膝看萊舞,
春在先生杖履中。
吾母年高絕等倫,癡兒何幸得榮親。九重錫類真千載,八座承恩只一人。共仰外門流慶遠,喜同介弟寵光新。兩家盛事人爭賀,和氣薰為臘里春。
不信斯人,逸氣清姿,都安在哉。痛虎頭萬里、竟虛骨相;龍文百斛,并落泉臺。今且茫茫,后尤寂寂,誰復知君絕世才。靈床畔,看紙灰尚暖,書架初埃。戢身三尺荒苔。便長伴、千年蒿與萊。嘆我空到此,作驢鳴去;人誰似者,望虎賁來。已矣遺琴,凄然逝水,咽斷冰絲未述哀。知何日,把傳編袁友,生面重開。
疇昔偕君,說劍論文,心真快哉。憶幾番觴詠,拍肩花市;有時塊壘,對哭荒臺。歲月難留,君今去矣,鬼厭人憎剩不才。誰同調,但一身芒刺,兩眼氛埃。金蘭舊譜封苔。咽淚向、陳根滴草萊。盼九霄笙鶴,君其小駐;百年旦暮,我亦旋來。如或不然,悠悠隔世,后死何時釋此哀。銀箋字,是風流手跡,那忍重開。
虹霓壯吐胸中氣。血淚斑斕字。哀弦變徵不成聲。莫認轉移別調學風箏。
雞長風雨天如晦。魑魅逢人侮。世間醒醉盡由他。奈我肝腸得酒露槎枒。
苧蘿村里女兒身,
見說當年苦鬻薪。
容步亦曾三載習,
煙波未必五湖親。
孤臣有恨空懸目,
鄰婦無知枉效顰。
響屧廊虛香徑塞,
吳宮花草久成塵。
云衣欲卸碧天長,
清影高寒半出墻。
偷取月篩成粉本,
山人畫譜滿回廊。
翠碧笙簧羽與聲,
有時離合不留情。
清多本是仙家物,
長向秋風獨自鳴。
薄染輕朱,艷傳樊素,一點紅凝。愛杏花樓畔,吹簫氣怯,海棠風里,掩笛音清。玉甲偎腮,金釵剔齒,界破盈盈半顆櫻。嚴妝罷,吮豪端螺子,染上微青。
秋千欲上還停。怕汗濕冰膚喘未勝。憶午窗慵繡,彩絨半唾,春潮消渴,花露偷噙。斂黛將吁,低鬟欲笑,一度沈吟萬種情。堪憐甚,更戲調鸚鵡,軟語輕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