獄空
公庭日將夕,吏報空獄岸。
雖無春草鞠,已有蛛絲蔓。
歡樂見鳥烏,呻吟絕鵝雁。
諒非片言折,聊發一笑粲。
公庭日將夕,吏報空獄岸。
雖無春草鞠,已有蛛絲蔓。
歡樂見鳥烏,呻吟絕鵝雁。
諒非片言折,聊發一笑粲。
官府公堂天色將晚,小吏來報監獄已空。雖沒有春草在獄中叢生,卻已有蛛絲四處蔓延。能歡快地看到飛鳥,獄中再無囚犯的悲吟。想來并非靠只言片語就能斷案,姑且展顏一笑。
公庭:指官府辦公的地方。
獄岸:監獄。
春草鞠:《漢書·路溫舒傳》記載,西漢路溫舒曾說秦朝時“深者獲公名,平者多后患,故治獄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是以死人之血流離于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計歲以萬數”,“故俗語曰:‘畫地為獄,議不入;刻木為吏,期不對。’此皆疾吏之風,悲痛之辭也”,后以“春草鞠”指監獄中雜草叢生,形容獄中囚犯眾多。鞠,通“鞫”,審訊。
蛛絲蔓:形容監獄空閑,蛛絲蔓延。
鳥烏:泛指飛鳥。
鵝雁:這里代指囚犯的呻吟聲,鵝雁的叫聲常給人悲凄之感,以此象征囚犯的痛苦。
片言折:靠簡短的話語就能斷案。《論語·顏淵》:“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
粲:露齒而笑。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可推測,當時可能是在一個相對和平、治安較好的時期,官府斷案順利,監獄囚犯減少。詩人在看到監獄空蕩的情景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監獄空蕩、囚犯減少這一現象的感受。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對比和用典來展現場景和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能讓我們了解當時的社會治理和詩人的心境。
陰陽炭兮天地爐,融液好景人間無。
木酸火炎兩不用,清流自沸跳明珠。
何當揚波激滄溟,大塊不許氛翳生。
何當翻波湔酷吏,群黎坐使心眼明。
堯舜君民均一視,匹夫匹婦皆使被。
洗除煩苛不擇地,奚止一泓而已矣。
招牌名一鑒,數學得來真。
以子胸中易,照他天下人。
窮通窺見影,賢佞寫成神。
莫但為人監,回光監子身。
靜參香影句,獨向野橋行。
數點水邊白,十分天下清。
嫩條尤勁直,老樹更晶明。
冰雪窮冬里,春風頼爾生。
玉樓高倚漢昌城,處士閑居不可名。
天際山青疑泰岱,云邊木落見長庚。
開簾曉挹晴光滿,策杖秋吟爽氣迎。
我欲巢云向西竺,何時風月話三生。
桐風吹月烏啼井,碧波濕露沈云影。
素絲牽玉轉泉華,美人睡覺燕支冷。
銀鉤掛簾北窗曉,翠鬟臨鏡雙鸞小。
黃衫少年望不來,寂寂庭階滿春草。
我厭城市喧,故作林泉游。
十事思九錯,一笑忘百憂。
道念豈不定,俗累良未休。
安得弄泉石,味道老一丘。
半空嵐翠滴樓臺,物象冥搜入翦裁。
云散峭峰殊華岳,仙留靈跡勝天臺。
丹砂水暖巖前涌,紫術花香洞口開。
為問神仙住何處,寄詩還許到蓬萊。
學稼古寺側,結廬高柳陰。
音書故交絕,歲月杜門深。
新雪添衰鬢,寒灰死壯心。
西州賢別駕,連日肯相尋。
久欲華山訪謫仙,謫仙書舍尚依然。
青松翠柏疑無路,流水高山別有天。
千片浮云飛碧漢,一聲啼鳥破蒼煙。
扶筇直上中峰頂,一看千山在眼前。
清秋山水無不宜,筆架之峰天下奇。
高蟠斗極鳥先卻,幽測珠光龍未知。
天清鐘磬度霄轉,月黑星河當戶垂。
卻念浮丘應識我,滿空風雨遴新詩。
我觀大瀛海,山與水相伴。維茲山水麗,邈在西南畔。
公如出岫云,頃刻固已漫。倏爾轉晴空,化為五色斕。
三徑他山緝,萬里歸心斷。要從父老歸,不作兒女觀。
蘇公金石心,坐閱歲時換。來赴林泉期,更覺云錦煥。
五采弄珠璣,八章誦云漢。向來古使星,久未視龜篆。
心貪汗漫游,行無麋鹿亂。快哉天下樂,豈以寸心玩。
乾坤到處是吾亭,機械從來未必真。
覆雨翻云成底事,清風明月冷看人。
蘭亭禊事今非晉,桃洞神仙也笑秦。
園是主人身是客,問君還有幾年身。
鶴鳴在野聲聞天,靈壇夜醮朝群仙。
群仙乘風駕云??,一一來自虛皇前。
玉??不散香凝煙,火中金縷光相連。
仙官謂我帝所憐,百拜向帝臣有言,愿乞臣母千斯年。
秦皇開象郡,茲事已千年。
臺古埋秋草,城荒起暮煙。
江天云漠漠,石嶺月娟娟。
萬里慚漂泊,因風懷昔賢。
天肇文明贊治平,萬年宗主頼先生。
經窮六籍開來學,道繼諸儒集大成。
祠枕星源青嶂合,亭臨虹井彩云橫。
乘驄遠謁逢秋祀,瞻拜偏興景仰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