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峰亭
華峰抱紫翠,茲亭瞰清幽。
春林羅畫屏,新月吐玉鉤。
宛如東屯居,恍若南澗游。
信美吾亦樂,特用慰淹留。
華峰抱紫翠,茲亭瞰清幽。
春林羅畫屏,新月吐玉鉤。
宛如東屯居,恍若南澗游。
信美吾亦樂,特用慰淹留。
華峰環繞著紫翠的山色,這座亭子俯瞰著清幽的景致。春天的樹林像排列的畫屏,新月如吐出的玉鉤。仿佛置身于東屯居住,又好似在南澗游覽。確實美好我也感到快樂,特地用來慰藉我長久的停留。
抱:環繞。
瞰:俯瞰。
羅:排列。
東屯:地名,杜甫曾居住于此。
南澗:泛指清幽的山澗。
信:確實。
淹留:長久停留。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旅途中或長久停留某地時,被華峰亭周圍的美景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借景抒發自己的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華峰亭周圍的美景,突出特點是寫景生動形象,意境清幽。它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的敏銳感知和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在描繪自然景色的詩詞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金戺瑤階日月邊,曉風花柳帶非煙。千官劍佩鳴雙闕,萬國英豪到九天。玉座忽臨黃傘正,御題初出紫衣傳。小臣何幸陪諸老,待罪重來十六年。
樓外櫻花飄雪,過了清明時節。夜靜悄無人,付與一天殘月。殘月、殘月,空憶當年皎潔。
四壁可誰語,一年將次休。村行落葉晚,門掩候蟲秋。影有斜燈吐,貧無過客偷。蚓號殘月冷,蛩語故宮愁。館驛鄰機嘆,關山古戍留。幽人推夢起,江海有孤舟。候蟲鳴寂寂,秋老獨何村。怨語動行路,居人臥掩門。無誰倚朱戶,隨意閉黃昏。歲暮已如此,蛩聲胡與言。孤燈銷驛夢,殘月落空垣。白雁來天地,何由見淚痕。
眾人待我逃何疚,晚托黃冠見本心。詩似牧之工側艷,誰窺鬢發雪霜侵?
耕童生小無所知,慣騎牛背度晴陂。橫吹紫竹無宮調,笑殺五陵游俠兒。荒林野水涼蕭瑟,山葉吹霜鳥邊落。信陵墳上草青青,幾見殘碑礪牛角。
善舞多竅,強骨能飛。
春到枝枝是綠絲,秋來葉葉是愁眉。灞橋何限經行者,不記尋花系馬時。
綺繻不復尚驕奢,經始菟裘謝物華。戶外韋衣真隱者,屏間孔雀尚豪家。幾年汗簡編梼杌,晚歲薰爐負辟邪。誰謂吾廬還有幸,卜鄰歸路不相賒。懷抱如公政自嘉,衡門那復念京華。壯年底事已將老,作戲逢場新有家。此去車書應萬里,似聞廊廟屏群邪。時平尤賴安戎策,未合幽棲去國賒。
江外諸峰變玉山,林煙半出俟春還。碧水未解嚴冬色,青帝依然獨閉關。
我家昔住吳山麓,繞屋曾栽萬竿竹。如今見畫卻題詩,憶在山中春雨時。暮云作團飛不起,空翠滿衣秋欲洗。何當重掃石床眠,一任露華涼似水。
老龍吹浪蒼云濕,萬丈銀潢掛遙碧。泰華倒景天柱搖,電母蟠空轟霹靂。道人胸次溟渤寬,高堂六月生晝寒。墨花濺香夜欲滴,晴漦護靄秋不乾。曉蹴云衢留步武,上際文明當九五。天瓢未可私吾鄉,遠近蒼生待霖雨。
江村是處好清秋,倍愛寒塘特地幽。但有白楊晴亦雨,瞥驚霜荻浪生洲。飽看楓色還思影,送盡秋鴻更憶鷗。漫說江南千萬里,只須扶杖便江頭。
擔簦負笈出西陲,兩度金門射策時。今日凄涼歌陟屺,客窗清淚只空垂。
謝梅開杏了何疑,一節花應一節知。拍岸綠波春映閣,囀枝黃鳥日撩詩。江山若惜開懷早,歲月偏驚聚首遲。系馬玉臺重引望,白云閒與鶴同飛。
方壺之山東海上,魚龍出沒風濤壯。貝闕珠宮亦渺茫,白云黃鶴空惆悵。上清道士方方壺,筆底江山開畫圖。方丈蓬萊紫翠合,南宮北苑丹青俱。山中龍虎丹庭熟,白發蕭蕭映秋竹。仙家歲月誰與期,人世兵戈自相促。林生筆力回萬牛,倚棹幔亭風雨秋。十年卻憶壺中隱,萬里長懷天上游。新圖蕭瑟松樹老,我思美人隔煙島。謫仙何處駕長鯨,杜甫空歌拾瑤草。秋山木落山正空,客行已逐南飛鴻。明年把釣三山去,更向丹丘問葛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