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鹿田三洞
東西兩鹿田,上下三洞天。
苔徑劣容足,石門低及肩。
乳竇斷還滴,天窗皓仍玄。
何當出樊籠,悠哉聊永年。
東西兩鹿田,上下三洞天。
苔徑劣容足,石門低及肩。
乳竇斷還滴,天窗皓仍玄。
何當出樊籠,悠哉聊永年。
東邊和西邊分布著鹿田,山上山下有三處洞天。長滿青苔的小徑勉強能容下腳,石門低矮只能到人的肩膀。石鐘乳間斷地還在滴水,天窗明亮卻又透著玄秘。什么時候能走出這塵世樊籠,悠閑自在地安享歲月。
鹿田:地名。
劣容足:勉強能容下腳。
乳竇:石鐘乳,石灰巖洞中下垂的錐狀體。
樊籠:比喻塵世、束縛人的環境。
永年:長壽,這里指悠閑度過歲月。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游覽鹿田三洞時,被其獨特的自然景觀所吸引,聯想到自己在塵世中的束縛,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對自由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寫景生動,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
蔓藤森木閱千齡,斷壁嵌崖翠削成。安得抱琴來此宿,夜深隨意寫溪聲。
正莓墻、柳綿低度,枝頭紅紫飛盡。秾陰漲綠冰鈿碎,浥浥麝蘭成陣。仙骨嫩。悅姑射瑤姬,青幰游瓊苑。風前有恨。也一似宮梅,飄香墜粉,輕點壽陽鬢。梨花雪,講道全無清韻。何曾留到春晚。柔條不受真珠露,滴瀝紫檀心暈。芳又潤。待挼放金樽,拚作通宵飲。日高慵困。任翠幄低云,玉薰泛夢,路入醉鄉穩。
英彥乘時各有投,酬知晚出佐殘劉。同心儻可關張并,替手難為費蔣儔。狼狽東行思孝直,艱難上士得涼州。擎天孤柱終何濟,遺恨悲涼淚不收。
雨勢仍可畏,天心竟若何。未應妨稼穡,只欲喜蛟鼉。野色歸長夜,檐聲決大河。無錢買小艇,腸斷鞠藭歌。
雨洗清秋,遠山浮翠,天淡云閑。柳岸無人。綠陰到地,蟬韻新翻。玄裳浥露初乾。抵多少、啼痕酒痕。憑袖香留,江蘺夢繞,誰與思存。
六出飛瓊玖,云愁正臘天。寒聲生密竹,爽氣徹純綿。故苑風初靜,重樓月向圓。何當酬此景,蘸甲引金船。
紅葵繞砌竹風涼,睡起呼童上午香。一帶粉墻平似紙,閒研水墨畫瀟湘。
歸來林下振高風,豐頰修髯見一翁。近世衣冠似公少,故家文獻有誰同。鳳簫聲斷瑤臺冷,繡斧塵生蕙帳空。幾葉秋風驚別鶴,滿階夜雨續吟蛩。
塞上秋殘百萬生,書囊旁午此時行。聾丞自薦箋雖妙,未必持螯手肯爭。
佛遣滅生滅,生滅長相隨。不學大人相,卻作小孫兒。持心更覓佛,豈不是愚癡。
吞聲不復憶江南,渺渺余懷馀二三。蜍志何人分奄忽,方姚而后此沉酣。感君契闊輕千里,于世畸零暖一函。冰雪千山萬山阻,夢魂無著臥荒庵。
優游實際妙明家,轉步移身指落霞。無限白云猶不見,夜乘明月出蘆花。
一雨暑氣熸,秋聲著梧葉。故山入幽夢,晨起事遠涉。故家仙人居,矗矗山如樓。三林與海通,我家林邊頭。功名不救死,文字不樂饑。開門風雨夕,且食故山薇。
木杪著郵亭,山行未飽經。已成身挈挈,恐失鬢青青。老樹霞烘幄,陰崖雪糝屏。冰霜先訓在,敢負舊趨庭。
一水盈盈,雙星隱隱,沉沉譙鼓城頭。有素秋千頃,斜月如鉤。拚取金樽醉倒,憑起舞、莫便歸休。芳時節,新菱正上,未老清秋。難休別腸撩亂,紅蠟裊爐煙,簾幕香留。念穿針情味,人在高樓。螢火低檐還起,良夜永、炯炯雙眸。何時見,銀河乍淺,不識離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