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陳幼白石浪閣 其四
不學乘桴游,卻為鞭石計。憑虛招米顛,花浪沾清袂。
不學乘桴游,卻為鞭石計。憑虛招米顛,花浪沾清袂。
華堂敞千楹,居者嫌陋隘。
安知圜扉中,蟣虱生杻械。
先生慮囚時,矜測逮鮮介。
此心即天心,不為門閭大。
窗閑花影夜搖春,窗外誰呼祁孔賓。
不信名山謝逋客,至今陋巷臥遺民。
日高謾戛生魚釜,門掩應無沒馬塵。
遙想撚須時得句,又書尺紙報平津。
今晨氣候佳,萬里來西風。
舉頭看浮云,已歸天漢東。
野人還負暄,帝澤流無窮。
心隨鴻雁飛,不離霄壤中。
官酒味甚薄,客懷愁正濃。
節物苦催人,水葉鳴西風。
覓句了無得,寂寞誰與同。
憑高望京口,佳氣何蔥蔥。
中有賢府主,瑩然冰雪容。
家學傳正派,政聲摩秋空。
閑哦燕寢詩,香篆縈房櫳。
別來未兼旬,頻夜夢見公。
白沙距西津,片帆可即通。
會當滌場圃,還奉杖履從。
只恐趨召還,接武夔與龍。
吾家大江南,生長慣卑濕。早衰坐辛勤,寒氣得相襲。
每愁春夏交,兩腳難行立。貧窮醫藥少,未易辦芝術。
人言常食飲,蔬茹不可忽。紫蘇品之中,功具神農述。
為湯益廣庭,調度宜同橘。結子最甘香,要待秋霜實。
作腐罌粟然,加點須姜蜜。由茲頗知殊,每就畦丁乞。
飄流無定居,借屋少容膝。何當廣種藝,歲晚愈吾疾。
多病愁陰晦,長貧慣寂寥。
一江云漠漠,十日雨瀟瀟。
蛙黽夸秋水,魚蝦趁晚潮。
新來疏酒盞,頗覺負清宵。
村迥客來少,山寒春到遲。
修塘留野水,插槿補疏籬。
旁舍閑相過,幽人舊有期。
出門看遠燒,拄杖立多時。
渚宮茅屋住經年,墻壁苦遭群鼠穿。
旋乞貍奴名去惡,中宵客枕得安眠。
攜之俱東泛江水,饜飫魚腥二千里。
半途忽作楚人弓,兒女憐渠今未已。
昨宵聞說二車家,花墩五子俱可夸。
此詩雖拙勝鹽茶,不問白黑灰貍花。
岷江西來會眾水,峽束奔湍吁可畏。長年三老更相賀,舟到夷陵若平地。
寧知市朝車馬塵,仕路風波尤畏人。急流往往捷有神,滟滪瞿唐何足云。
祇今四海滔滔是,未省幾人知此理。君侯不與世沉浮,家有新堂名至喜。
武昌重鎮居上游,云屯禁旅皆貔貅。君侯智略誰與儔,天子久寬西顧憂。
令嚴將士無驕色,玉帳晝閑人語寂。中齋一榻凈無塵,自炷爐香讀周易。
有時領客尊酒同,雅歌投壺雙頰紅。門前官柳搖春風,想應目送天邊鴻。
狐兔中原須盡掃,功成身退天之道。角巾歸路飏輕舟,童仆懽迎人未老。
春風端的解相期,吹盡桃花作雨飛。
政苦無錢供劇飲,可堪臨水送將歸。
窮愁度日添詩卷,老病憂時減帶圍。
后夜思君望銀漢,雙星會處有光輝。
蜀人多巧思,組繡用功深。
生綃三尺余,成此觀世音。
慈悲歡喜容,如出旃檀林。
蓮花隨步武,纓絡縵衣襟。
手中楊柳枝,時布慈云陰。
誓度諸有情,能以音聲尋。
由茲善幻力,使我生恭欽。
仰瞻大自在,本以一寸針。
眾生與諸佛,其實同此心。
愿學聞思修,苦海脫浮沉。
衡湘山水競清雄,閑氣曾生益代翁。
后學誰能明絕學,遺風猶可想高風。
欲求太極精微蘊,可乏群居講究功。
飛躍鳶魚元有道,使君心與古人同。
時光如箭遞相催,三春竟過夏方來。
紅英漸落幽三徑,綠葉初肥映翠苔。
太息勞生同若夢,四十年華輕斷送。
譬如朝露最傷情,且趁年光免嘲弄。
陽和布澤滿丘墟,黃鳥聲啼自卷舒。
聞聲自可娛清晝,何必嗟噓向敝廬。
獨念須眉驚漸老,事業無成悲潦倒。
曠志深沉似碧潭,孤情磊落如芳草。
惜春還作送春游,片刻風光未易酬。
妙緒清言成韻會,飛觴舉盞滌離愁。
良會弗長隨往跡,轉盼須臾即宿昔。
古人秉燭非清狂,吾輩好把時光惜。
閑愁生旅懷,薄酒安能陶。籃輿赴歸期,歷歷山路高。
風雨道旁憩,倏然思故交。官閑相聚首,懷我登頓勞。
辯論雜嘲謔,詩詞兼雅騷。人生幾何時,容易生二毛。
方今天子圣,登用皆夔臯。愿君各努力,去矣追群豪。
我生苦畏事,屏處如逋逃??v復技癢存,敢念麻姑搔。
萬里崎嶇愁不禁,飛猿更聽雨淋淋。
剩將暑藥涼無用,未著秋衣寒已深。
刻鵠雕蟲成底事,牧羊??鴨負初心。
還家漸近病漸好,得句自題時自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