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云黃山寶林寺
彌勒下生地,溪山秀且長。
蕭蕭雙樹碧,冉冉片云黃。
曉日觚棱凈,西風松桂香。
十年疎杖屨,玉石耿難忘。
彌勒下生地,溪山秀且長。
蕭蕭雙樹碧,冉冉片云黃。
曉日觚棱凈,西風松桂香。
十年疎杖屨,玉石耿難忘。
這里是彌勒佛下凡的地方,溪流山巒秀麗又悠長。蕭蕭的兩棵樹碧綠蔥蘢,緩緩飄動的片云呈現出黃色。清晨的陽光使宮殿的棱角顯得潔凈,西風送來松桂的香氣。十年間我很少前來,那寺中的玉石景象令人難忘。
彌勒:佛教菩薩名,佛教認為他將繼承釋迦牟尼佛的佛位。
蕭蕭:形容樹木搖動的聲音。
冉冉:慢慢地。
觚棱:宮殿的屋角瓦脊。
疎:同“疏”,稀少。杖屨:指行走。
耿:心中不能忘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曾到訪過云黃山寶林寺,被寺中的景色和氛圍所吸引,時隔十年后,對寶林寺仍念念不忘,于是創作此詩以表懷念。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寶林寺的懷念。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清幽,能讓讀者感受到寶林寺的獨特魅力。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宗教場所的細膩情感。
晴風彩袖引魚軒,慶似江流信有源。
潘苑日長珠翟麗,謝庭春煖玉枝繁。
東曹食鼎紛中饋,南國歌鐘接上元。
誰記蓬山瑤海事,人間此樂不同論。
南風吹送荔香新,
壽酒初開五十春。
馬齒相看吾更老,
白頭羨爾倚閭人。
白衣蒼狗變浮云,千古功名一聚塵。
好是悲歌將進酒,不妨同賦惜馀春。
風光全似中原日,臭味要須我輩人。
雨后飛花知底數?醉來贏取自由身。
一曲新歌被管弦,俳諧志怪斗清妍。
香山意氣由來淡,坡老襟期亦可憐。
座客莫持無鬼論,微辭終屬有情天。
寸心已備名山業,不遇其人莫浪傳。
彎彎十里盤山道,南山爭賞櫻花好。
嶺覆一重云,云緋暖氣熏。
映花人面艷,撩得花枝亂。
幾片落人衣,人攜春色歸。
忘言象外已無求,應物環中自不憂。匠石旁觀傷手斲,尚應皮里有陽秋。
野性從來麋鹿游,強加冠服秪為憂。何時放出樊籠去,定似飛鴻上九秋。
江曲橫煙遠樹底,衡門榛草晚萋萋。
美人明月勞相憶,游子浮云夢不迷。
桂水舟航天塹北,松州車馬雪峰西。
愁來擬對公榮酒,醉里放歌嚴氏溪。
見說當年此極邊,
芊芊白草已連天。
憑君莫話滄桑事,
只恐愁多石也穿。
鐵橋曾識春風面,玉鉉終和上帝亨。
散步江村霜月午,仙香萬斛引丹青。
細雨雞鳴寺,
偶來多所思。
滿街脂粉氣,
遙想六朝時。
敝裘仍歲月,短棹只菰蘆。
歌鳳身留楚,負薪家在吳。
倉庚三月雨,平仲一城蕪。
零落東西去,高陽舊酒徒。
平生四不宜,擔糞與圍棋。
強捉山公斝,生填逸少池。
窗前微點石,花底小裁詩。
稍欲裝風景,休推臨老時。
一竿絲線兩金魚,
不犯清波意自殊。
斜拽蓑衣遮蓋后,
空馀明月滿江湖。
悄郊原帶郭,行路永、客去車塵漠漠。斜陽映山落,斂余紅猶戀,孤城闌角。
凌波步弱,過短亭、何用素約?有流鶯勸我,重解繡鞍,緩引春酌。
不記歸時早暮,上馬誰扶?醒眠朱閣。驚飆動幕。扶殘醉,繞紅藥。
嘆西園已是花深無地,東風何事又惡?任流光過卻,猶喜洞天自樂。
桃李何須騁麗華,幽閒還讓蕙蘭葩。
二難并處枝連靄,雙美具時馥轉遐。
自是花神耽僻靜,故舒異穎到山家。
攜壺花下悠然酌,紉佩騷人未許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