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王龜齡侍御不欺室
與玄雖非童九齡,向來亦既許攀鱗。
從容撰屨飽言論,我知公直社稷臣。
此心炯炯貫白日,何止不欺尋丈室。
霜臺白簡凜乘驄,史館誅奸森直筆。
紫巖先生子張子,百世一人嗟已死。
室中八十四驪珠,千載流芳同信史。
與玄雖非童九齡,向來亦既許攀鱗。
從容撰屨飽言論,我知公直社稷臣。
此心炯炯貫白日,何止不欺尋丈室。
霜臺白簡凜乘驄,史館誅奸森直筆。
紫巖先生子張子,百世一人嗟已死。
室中八十四驪珠,千載流芳同信史。
我雖不像玄童那樣年僅九齡,可向來也被允許去追隨賢能。從容地陪著您,聽您高談闊論,我知道您是能安邦定國的社稷之臣。您這顆心光明磊落可與白日相輝映,何止是在這丈室之中不做虧心事。您在御史臺彈劾權貴,威嚴如乘驄之使,在史館撰寫史書時誅殺奸佞,筆鋒剛直。紫巖先生張浚,百代才出的一位賢才,可惜已經離世。您室內有八十四顆如驪珠般的著作,將千載流芳,如同可信的歷史。
次韻:按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玄童九齡:傳說中玄童年幼聰慧。
攀鱗:比喻追隨賢能。
撰屨:陪伴。
社稷臣:指能安邦定國的大臣。
炯炯:光明磊落的樣子。
霜臺:御史臺的別稱。白簡:彈劾官員的奏章。乘驄:指御史。
史館:官修史書的機構。
紫巖先生子張子:指張浚,號紫巖。
驪珠:比喻珍貴的文章。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王龜齡即王十朋,是南宋著名政治家、詩人。當時南宋朝廷政治局勢復雜,王十朋以正直敢言著稱,在御史臺和史館都有重要作為。詩人可能是在與王十朋交往過程中,為了表達對他的敬佩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王龜齡的正直品格和卓越才能。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多種意象和表現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從側面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的相互欣賞和對正直之士的推崇。
石刻燒已殘,樓觀亦何有。盤谷覓題名,苔花翳誰某。
真人乃非人,大患在有身。身滅神亦滅,其人安能神?
獨往將安歸,釣名終不實。何如潛亭人,意中輕得失。
彼曹能厭世,我乃未忘情。身外留文字,人間說姓名。君胡錄三士,翻似辟長生。生死原難了,年來意漸平。
一生走仁義,自謂性所有。未甘師古人,況逐筲與斗。戊庚逮今茲,躁進互擊掊。謬興種族論,國事迫解紐。惟予倡群學,蕩蕩辟天牖。滔天幾漂山,終欲關其口。彼曹身倏滅,污我冀不朽。甚黠亦可憐,笑罵顏孔厚。諸公工罔上,撫中果安否?名德既不昌,顏回豈為壽!
子壓京城污,能來宰此鄉。官身貧益傲,詩境老彌蒼。入縣逢秋雨,看圖話辟疆。自嫌行太急,別酒沸離腸。
才人自有好文字,長恨人間無可人。一讀君詩還失色,誰從地上見麒麟。
長律縱橫豈易言,義山學杜有根源。看君凌厲嫖姚處,錯認來從惜抱軒。
深人何妨作淺語,淺人好深終非深。觀人以此得八九,能辨深淺真知音。夏君善我比子尹,子尹絕肆吾所畏。冷情暖思卻難同,飲水自知在馀味。舊學商量今有幾,終讓義寧陳君耳。夏君才調更清真,長吉誰能加以理。
看君飄白發,意氣百重哀。我輩行為士,當年豈再來。一言銷爾恨,成敗莫論才。歌管喑嗚地,沉思更覆杯。
雅頌賜名嘉慶年,《八旗詩集》已流傳。更看文苑搜奇作,始信經香配昔賢。祭酒傷心古懷抱,使君慧業舊姻緣。松聲窗下添悲壯,想見初成作者篇。
猿叟吾酷愛,謂可追楊風。玩其使筆處,如開兩石弓。篆書到陽冰,分書邁蔡鐘。真行已小低,米董一掃空。主張在北碑,擺脫馀顏公。常熟誇意態,雅步頗雍容。視何究莫逮,飛走技不同。
目中有猿叟,他書不能觀。久久漸自厭,愈觀還不安。坡公誚嵬騀,苦驕實至言。魯直晚言書,欹倒寧不完。稍會二子意,轉愁筆墨痕。叟固吾不欺,世外自有天。
景泰能守國,太上竟得返。于謙不世功,戮之豈無赧。小人競功名,朝事幾覆反。懷才卒難全,翰墨空掛眼。
南仲阻李綱,潛善害宗澤。偉哉楊廷麟,一疏褫奸魄。象升實文士,事急能死敵。草書摩逸少,所得亦勁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