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諸生直廬書事
長日初隨彩線還,陰陰簾幕曲欄干。
白袍三百近洙泗,青桂兩株如廣寒。
下筆萬蠶爭食葉,為文三峽瀉驚湍。
誰知潦倒真無補,不媿無氈媿素餐。
長日初隨彩線還,陰陰簾幕曲欄干。
白袍三百近洙泗,青桂兩株如廣寒。
下筆萬蠶爭食葉,為文三峽瀉驚湍。
誰知潦倒真無補,不媿無氈媿素餐。
漫長白晝隨著彩線剛過去,簾幕低垂籠罩著曲折欄桿。三百位白衣學子齊聚如在洙泗之畔,兩株青桂好似來自廣寒宮。學子們下筆時如萬蠶爭食桑葉般快速,寫文章像三峽奔騰的驚湍。誰能知道我潦倒一生毫無建樹,不慚愧沒有氈毯,只慚愧白吃俸祿。
長日初隨彩線還:古代有彩線計時的習俗,這里指白晝變化。
洙泗:孔子講學之地,代指學術之地。
青桂:桂樹,常象征科舉高中。
廣寒:廣寒宮,傳說中月中宮殿。
素餐:不勞而食,白吃飯。
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監考之時。當時詩人處于一定的職位,看著眾多學子參加考試,聯想到自己的人生經歷,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通過描繪考場景象,對比學子才華與自身潦倒。其特點是描寫生動,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名作,但反映了當時的科舉考試場景和文人心態。
蓋世功名水一杯,君曾勘破個中來。平生不問凡紅紫,莫逆交情只是梅。
叔子今何在,風流緩帶時。傷心因睹物,墮淚遂名碑。剝落銀鉤古,凄涼玉箸□。生前驅萬馬,身后立雙螭。人物襄陽記,莓苔太白詩。羊公豈無德,戎衍卻堪悲。
先生詩教世所慕,聞道書成思服膺。將軍枉駕可相見,龐老入城知不能。山林九鼎士輕重,宇宙六經時廢興。我欲登門行復止,新愁舊病巧相仍。
星紀初回日再元,海風吹霧起晴暾。五辛遙阻荒墳薦,萬里空傷久客魂。臨水稚芳爭裊裊,出林幽羽故喧喧。歸田喜卜中宵夢,擬辦囊封乞主恩。
日日浮云色,深疑失太陽。葉深聽更急,葵意仰何長。鄰屋垣頹共,泥涂馬去妨。庭間獨鳴鶴,爾亦念高翔。
洛陽有異卉,灼灼生路傍。顏色如朝霞,百步聞馨香。五陵多游冶,觀者如堵墻。竟日歡不足,秉燭飛羽觴。涼秋降白露,氣序回清商。嗟哉此異卉,倏忽無輝光。容華不足恃,歡愛靡故常。因之感薄俗,意緒重慘傷。
鄱湖一角野人居,閒對青山困枕書。浮夢無梅誰可友,游絲有影綠堪梳。春潮漫向吟邊涌,孤緒猶為病后馀。不必空嘆晴日少,滿堤煙雨待耘鋤。
粲粲湖濱萬玉妃。柔波寫影翠屏圍。淡描眉譜柳初肥。簫管中流風自播,湖山沈醉夢還飛。未須惆悵惜芳菲。
漏盡鐘鳴罷曉籌,飛將軍不待封侯。樓船泛海五千里,斧鉞成家六十秋。玉樹西風愁里折,寶刀南斗匣中收。傷心兩世交游淚,嗚咽真同隴水流。
二月微暄試白團,得晴一笑未應難。故人不至花頻落,好句初成酒半酣。郭外漁樵無世念,墓門翁仲看人歡。夜歸坐聽瀟瀟雨,自剪西堂寸燭殘。
金潤飛來晴雨,蓮峰倒插丹霄。蕊仙樓閣隱岧峣。幾樹碧桃開了。醉后豈知天地,月寒莫辨瓊瑤。一聲鶴叫萬山高。畫出洞天清曉。
桂棹青溪夜泊船,胡床歇馬坐江邊。一聲笛罷不知處,兩不交談意已傳。
秋來久不到東阡,獨坐虛堂思杳然。隨處粟田仍望雨,滿墻詩板忽經年。解牛未悟偷生妙,辟蠹聊持討罪權。□□□□□□□,□□□□□□□。
春山低壓不成妝,捲起珠簾認渺茫。鴛翠巧于愁里故,螺青難比畫時長。從教西子傾吳國,肯使文君老蜀鄉。莫指圖中小顰處,恐驚胡馬動漁陽。
庵外山環翠作堆,庵前山秀長臺萊。主人日日攜琴去,直到松梢月上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