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
廣苕山下有源深,發此清流去不渾。直抵太湖三百里,滔滔分入海天門。
廣苕山下有源深,發此清流去不渾。直抵太湖三百里,滔滔分入海天門。
八月晴江響怒雷,西陵渡口趁潮開。船頭赤鯉如人立,知是龍湫帶雨來。
莫咤別愁關老鬢,且論幽討入奇懷。忽思白魚淮海去,付與清秋鴻雁來。不為督郵聊轉柁,要呼從事試登臺。老夫正想西風笛,江北江南安在哉。
瀟灑林塘暮。正迤邐、香風度。一番天氣,又添作瓊枝玉樹。粉蝶無蹤,疑在落花深處。深沈庭院,也卷起、重簾否。十分春色,依約見了,水村竹塢。怎向江南,更說杏花煙雨。
風折麟蹄沒草厖,行云游阪似吳艭。紫垣泥落枉承露,赤日庭爎誰執釭。出殿回瞻誠上國,降凡細審亦神邦。莫愁香火蕩然盡,北闕玄壇鼓正摐。
莫訝征西舊司馬,平生山水愛幽探。白頭匡濟成何事,回首東山已自慚。
昆山天下士,抗懷薄秋旻。作詩接元白,開口奔鬼神。狂來放厥詞,妙得造化真。習尚罕時好,結交必古人。三年策仕版,八口還憂貧。民俗日向澆,真欲回其淳。尸名況疾惡,所以讒柄新。鄒陽固得譴,鄭僑終見親。迷途墮老洫,誰辨玉與珉。君看裳陵山,萬古當嶙峋。
興愛提壺語,歸從款段催。落花風后徑,芳樹雨中杯。祿薄存交誼,官閒見吏才。未愁西省隔,折簡即能來。
夜氣凝空作暮寒,平明積雪欲藏山。定知連臘連三白,已喜先春見一斑。神力巧將人意改,物華陰逐歲功還。憂民太守鈴齋暇,想對壺觴正解顏。控鶴緣云上廣寒,四看明玉鏤群山。鋪檐漠漠魚鱗合,入壟離離虎脊斑。整馭炎官方退聽,將妃白帝肯言還。豐年預作田家喜,不獨三鐘慰病顏。插檐冰箸長新寒,薄日欺云到屋山。見晛半消梅額粉,因風猶染鬢毛斑。書生閉戶眠仍穩,游子扁舟興欲還。客里情懷逢歲晚,曲生邀我一開顏。
嶺屋煙晴臘已消,太和再睹圣明朝。屠蘇集宴聊從俗,丁卯題詩不用橋。別院風生楊柳細,小池暖動鷺鳧驕。春光杖履堪乘興,更枉比鄰折簡招。
百華曜九枝,鳴鶴映冰池。朱光本內照,丹花復外垂。流暉悅嘉客,翻影泣生離。自銷良不悔,明白愿君知。
霏霏颯颯又紛紛,致使平原草色新。一夜好花都結子,乾坤大地沒埃塵。
守歲椒盤宴,歡然傍老親。誦詩從稚子,分肉遍鄰人。菽水慚三釜,柴荊寄一身。青燈能送喜,金蕊夜開頻。
幾次蛟螭虐,終宵風雨侵。云低天欲墜,水長地疑沈。滿眼飛長箭,斯民化大鱘。瘡痍真不奈,憐有淚沾襟。
屈屈吒播陀,三峰挺絕崿。尊者迦葉波,受囑于中托。捧持金縷衣,敬候慈氏作。三會法已周,憍慢當誰藥。登高一彈指,山開見無學。授衣仍致辭,先后無二覺。喬木映丹厓,白云迷歸鶴。靈鷲尚儼然,歲歲花榮落。
丹臺路繞碧城隅,茂宰真游道駕紆。近報政成能下鳳,更傳仙去似飛鳧。蒲香欲駐安期舄,云氣常封葛令爐。愿藉流霞歌進酒,暫停軒蓋白云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