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xù)薛令之題壁
啄木觜距長,
鳳凰羽毛短。
苦嫌松桂寒,
任逐桑榆暖。
啄木觜距長,
鳳凰羽毛短。
苦嫌松桂寒,
任逐桑榆暖。
啄木鳥的嘴和爪子很長,鳳凰的羽毛卻短。如果嫌松桂生長的地方寒冷,那就任憑你追逐桑榆下的溫暖吧。
觜距:嘴和爪子。
松桂:松樹和桂樹,常生長在較冷且高潔之地。
桑榆:指日落處,也借指日暮,這里象征溫暖舒適之地。
相傳薛令之曾在東宮題壁詩表達不滿后離宮,唐玄宗看到后題此詩回應(yīng)。當時朝廷可能存在一些趨炎附勢、追逐功利的風氣,唐玄宗借此表達對不同選擇的看法。
此詩主旨是表明對不同人生態(tài)度的看法,突出了堅守高潔與追逐功利的差異。它以簡潔的語言和鮮明的對比,展現(xiàn)出深刻的哲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氣和價值觀。
絕纓人醉燭花殘,主意方濃未厭歡。十五瓊兒梳洗薄,琵琶才許近簾彈。
不作蒼茫去,真成浪蕩游。三年夜郎客,一柁洞庭秋。得句鷺飛處,看山天盡頭。猶嫌未奇絕,更上岳陽樓。
漫學(xué)恢諧笑陸沉,青山不負故人心。曾無伯樂誰增價,或有鐘期可鑄金。雪曲難尋巴里和,霜痕肯放鬢華侵。三年此會重來否,一度相逢一度深。
祠郎宴客敞朱扉,帆槳新從客里歸。百盞華燈縣未下,兩番元夕賞應(yīng)稀。雨馀韭葉開籬剪,雪后梅花繞座飛。共道勝筵須有紀,不妨投礫引珠璣。
陀螺紋里轉(zhuǎn)流年,只費青絲不費錢。便儲五銖多年后,無從消受買花鈿。
虛齋游處我還游,每見新詩石上留。對月幽懷雙榻晚,乘風高興一槎秋。九齡度遠何須問,安定功多卻許收。欲向匡峰望巫峽,楚天云盡有江流。
元長秉奇調(diào),弱冠慕前蹤。眷言懷祖武,一簣望成峰。途艱行易跌,命舛志難逢。折風落迅羽,流恨滿青松。
女蘿低拂客,一半在松枝。鳥道穿花細,蟬聲出水悲。斗歌溪女早,爭宿野人遲。葉落多蕭瑟,秋聲不自持。
前山當面隔,一轉(zhuǎn)互相通。世路已如此,人生卻亦同。樹深藏宿雨,煙澹散朝風。蓑笠眠漁父,蘆邊日影紅。
尊酒文園會不稀,五陵豪客自輕肥。荒雞喚醒山郵夢,猶憶更衣入瑣闈。
隘口分弓號擺灘,領(lǐng)班人戴白鷴冠。莫言南徼無冰雪,映日戈明水帳寒。
風動蘋起,云光在水。荇藻有心,清我眸子。白露在衣,秋心易微。冠兮佩兮,君子當饑。小草在砌,顏色常好。豈無嚴霜,先彼長栲。寄言青松,斧斤自從。子不在山,真節(jié)安庸。風起木非,菀焉者歇。故鄉(xiāng)在念,何以視月。眾念思歸,鳥情望碧。嗷嗷鳴雁,集彼中澤。我獨伊何,羅此網(wǎng)羅。父兮母兮,生我實多。
庭雪初消月半鉤,輕漪月色共相流。玉人斜倚寒無那,兩點春山日日愁。
笑領(lǐng)風光上酒船,海龍飛動鼓喧填。俗情總為消邪沴,故事誰知吊楚賢。大白屢浮酣老眼,長虹一界破前川。習(xí)家池館多新興,借與山翁便醉眠。
年光嗟荏苒,睹物若為情。每憶三荊合,偏令百感生。梗漂憐聚散,花落任枯榮。且喜庭芳滿,均沾雨露成。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