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燈 其二
玉樓夜費燭熒熒,祗得眼前歌舞明。照破三千年外事,書生元不用長檠。
玉樓夜費燭熒熒,祗得眼前歌舞明。照破三千年外事,書生元不用長檠。
已載郁林石,時停榕水橈。
塞淵膺囧命,式玉賦祈招。
幾幾瞻周袞,番番入漢朝。
追鋒聞已駕,勿謂五云遙。
憑君子后午前看,一脈天津在脊端。
金闕內藏玄谷子,玉池中坐太和官。
只將至妙三周火,鍊出通靈九轉丹。
直指幾多求道者,行藏莫離虎龍灘。
瞎驢一蹈兩頭空,
便與尋常路不同。
寸步卻成千里隔,
紛紛多在半途中。
北上武擔寺,南臨蜀錦園。
風煙帶城郭,禾黍半江村。
今古本同夢,廢興那復論。
惟應一坡竹,可共洗心言。
休居尚蒙祿,愿赴興龍期。
況此孱病姿,感公久噓吹。
相望止百里,株坐徒傾思。
呼僮刷鶴羽,駕言別清池。
往將投新林,新林有高枝。
仰聽鸞鳳音,軋軋如抽絲。
窮陰欲雪天,燕雀無聲時。
接物伸妙理,運心廣真悲。
如何持一杯,要我百篇詩。
春風又到江南路。斑騅舊曾游處。十里旗亭,幾聲玉笛,惹起離愁無數。
畫橋西去。更添個流鶯,嬌啼不住。和雨和煙,依依一碧奈何許。
風流問誰似汝。只靈和殿里,當年張緒。漢苑痕模,隋堤影亂,身世而今無主。
流光付與。縱千種纏綿,有情誰訴。怎不銷魂,一鞭殘照度。
平生為物役,年紀積漸老。
不省這個意,老得越顛倒。
自讀二詩來,迷云掃空照。
為我謝彭翁,且喜無煩惱。
鐵鎖沉江王氣收,蕭騷風色暗江樓。
丹楓遠岸戎戎市,綠浦寒煙點點鷗。
秋好金陵桃葉渡,風回玉笛木蘭舟。
名山輸卻空王子,梵剎依然枕碧流。
連峰浩奔駛,登高見如環。
佛寺初不見,窈窕藏隈灣。
入門忽金碧,百尺飛孱顏。
穹梁跨陰壑,涌殿開中巒。
螺旋上塔頂,俯視心骨寒。
吾徒樂一眺,始作財力殫。
想當伐石時,萬杵殷千山。
凈虛屈雄鷙,化人豈求安。
崇基有陀毀,成虧諒不難。
惟有太古水,盤洄出人間。
來時夾道,紅羅步障,已換青絲翠羽。
春愁元自逐春來,卻不肯、隨春歸去。
千觴美酒,十分幽事,歸到只愁風雨。
憑誰傳語牡丹花,為做取、東君些主。
雨來何處最凄清,颯颯芭蕉枕上聲。
薄醉有心憐夜半,微吟無計候天明。
吹開樹色鴉爭起,露出波光月忽生。
莫怪所思惆悵久,難忘從古是交情。
洞庭雨斷兼天碧,松江月明波動色。
剪橘霜包照座黃,鲙鱸雪縷堆盤白。
秋到湖山最佳處,此景付公天不惜。
英名自是龍驤家,更待高閎立幡戟。
本是瀟湘一釣客,自東自西自南北。
章惇章惇,請我看墳。我卻吃素,汝卻吃葷。
章公好學仙,呂公好坐禪。徐六喻檐板,各自見一邊。
村里師子村里弄,眉毛與眼一齊動。開卻口,肚里直籠統,不愛人取奉。直饒弄列帝王宮,也是一場乾打鬨。
天上無雙月,人間只一僧。一堂風冷淡,千古意分明。
端師子,太慵懶,未死牙齒無壞爛。二時伴眾赴堂,粥飯都趕不辦。如今得死是便宜,長眠百事皆不管。
第一不著看官,第二不著吃粥飯。
夕陽間點素衣塵,入店依然落第身。
作吏不妨呼命士,回家未必定間人。
鶯花上國皇州夢,雞黍高堂子舍春。
雨送風迎聊自慰,出門一笑容懷新。
壓鬢花鈿翠似苔,文窗窈窕竹間開。
風情別有三生契,月旦能空一世才。
身為聰明常病擾,光因親合覺神來。
幽蘭帶得騷人性,合是靈均作賦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