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煮浮圓子前輩似未嘗賦此坐間成四韻
今夕知何夕,團圓事事同。
湯官尋舊味,灶婢詫新功。
星燦烏云里,珠浮濁水中。
歲時編雜詠,附此說家風。
今夕知何夕,團圓事事同。
湯官尋舊味,灶婢詫新功。
星燦烏云里,珠浮濁水中。
歲時編雜詠,附此說家風。
今晚不知是何佳節(jié),處處都是團圓景象。廚師在尋找往日做湯圓的味道,廚婢對自己做出的新湯圓很是得意。那湯圓像星星般在鍋里的湯水中閃爍,又似珍珠漂浮在濁水中。在記錄歲時的雜詠里,附上這首詩來說說自家的過節(jié)風氣。
今夕知何夕:化用《詩經(jīng)·綢繆》“今夕何夕,見此良人”,表示對節(jié)日的感慨。
湯官:廚師。
灶婢:廚房做雜役的女仆。
歲時編雜詠:記錄歲時節(jié)令的雜詩匯編。
此詩創(chuàng)作于元宵節(jié),當時人們有在元宵吃湯圓的習俗。詩人在節(jié)日的氛圍中,看到家人團圓、廚房忙碌做湯圓的情景,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元宵節(jié)吃湯圓的團圓場景,特點是語言平實、意象生動。它反映了當時的節(jié)日習俗,在文學史上是對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的一種記錄和體現(xiàn)。
一天煙火紛然墜。一城燈火茫然意。天畔大星寒。徘徊城外山。庭梅微染素。夢里香盈樹。樹亦不違仁,無情恐是春。
入剡名山思轉(zhuǎn)遐,云嵐晨夕候高牙。寧無逸興歌天姥,大有閒情賦若耶。萬岫分青懸梵剎,千巖飛翠落官衙。香風夾岸驊騮倚,隊隊明妝越水涯。
去國三年久,離家萬里馀。豈知戎馬際,仍得棣華書。金鼓震南國,松筠懷故廬。寰區(qū)端若此,天意竟何如。
石頭城下五更秋,高掛云帆得順流。鐵甕緣江即東府,璚花隔岸是揚州。作家相見本無語,在客別離殊有愁。后夜相思好明月,老夫乘興獨登樓。
已覺飛霜染鬢星,任教蘭若阻中庭。老夫不識陽春曲,錯把琴音作雨聽。
寒暑有代謝,人事亦推移。蹉跎慨疇昔,俯仰念復茲。籬落委秋蔓,馀葩含夕姿。物化諒難窮,吾生知有涯。皎皎碧山侶,依依青桂枝。相逢恐遲暮,悵望起遐思。
北風吹日馬毛僵,腰間角弓不可張。逢君莫唱云中曲,臘月云中更斷腸。
辨如流輠解連環(huán),稷下諸生大小山。幕府名聲收藉甚,云泉氣味屬偷閒。茂林深壑逢迎際,細草秾花次序間。值有羽人招隱士,想君乘興不知還。終日塵勞駷轡還,乍臨清濟看群山。飛來獨鶴應知倦,過去長云本自閒。開國東西誇十二,待賢季孟哂中間。吟君詩句心蕭散,舊觀神明覺頓還。
水殿春深寶帳開,云中簫鼓下瑤臺。女巫定索迎神曲,玉字泥緘著意裁。
行到羅紋兩華昏,似憐重見故披云。驚風忽自知吾意,拔取微青卻袂分。
神州千古少治法,往往人亡政亦息。世言徒法不自行,心治之禍誰曾識。古今論治殊紛綸,探本當首楚靈均。草憲頗明吳起法,昭時無奈上官唇。懷襄昏庸不足輔,先君后身猶見忤。棄逐常懷去郢哀,招魂只益?zhèn)嚎唷_h徙江南忽九年,國門一旦沒烽煙。豈忍辱身為秦虜,但當懷石沉湘淵。騷辭直出風雅右,忌辰為節(jié)世無有。篁竹楓林若見來,龍舟蒲劍招迎久。荷馬史詩冠海西,抒情罕與先生齊。坐吟溆浦儃佪句,幽獨疑聞猿狖啼。
世上西王母,山中老縣君。閣同周吉甫,膝繞晉參軍。宮錦歸時賜,璚漿宴日醺。黃州碑壽域,吾意亦云云。
兩行松蓋遮護,下有蒼苔地衣。試我青鞋布襪,支筇卻立忘歸。
青山與浮云,終日淡相守。山為云窟宅,云為山戶牖。無心成白衣,有意變蒼狗。人情亦如云,寄語看云叟。
一簡歸音到獄中,令吾方寸日憂忡。感悲淚滴胸前濕,骨肉情關(guān)身上恫。萬里云山形眇眇,幾年天道鑒懵懵。遭逢至此須安命,總是艱難未有終。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