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廷秀秘監(jiān)萬花川谷中洛花甚富乃用野人韻為魚兒牡丹賦詩光榮多矣惡語敘謝
萬花川谷第芳菲,也許湘靈媵伏妃。
翠葉迎風牽荇帶,紅綃浴日濕宮衣。
共船不妬龍陽釣,警乘猶疑洛渚飛。
誰把荒園一魚目,換將五十六珠歸。
萬花川谷第芳菲,也許湘靈媵伏妃。
翠葉迎風牽荇帶,紅綃浴日濕宮衣。
共船不妬龍陽釣,警乘猶疑洛渚飛。
誰把荒園一魚目,換將五十六珠歸。
萬花川谷里花卉排名,或許允許湘水之神的侍女陪侍洛水之神。翠綠葉子迎著風,好似牽著荇菜的帶子;紅色花瓣如浴日的紅綃,沾濕了宮衣。與船同行不妒忌龍陽君釣魚,警戒車駕還以為是洛水女神在飛舞。是誰用荒園里的一顆魚目,換得了五十六顆寶珠歸來。
第芳菲:給花卉排名次。
湘靈:湘水之神。媵:陪嫁,這里指陪侍。伏妃:即洛水之神宓妃。
荇帶:荇菜細長如帶的莖。
紅綃:紅色薄綢,這里形容花瓣。
龍陽釣:龍陽君為戰(zhàn)國時魏王的男寵,這里用此典。
警乘:警戒車駕。洛渚:洛水之濱。
魚目:這里指魚兒牡丹。五十六珠:可能指珍貴的物品,具體指代需結合背景推測。
楊廷秀(楊萬里)秘監(jiān)的萬花川谷中洛花豐富,詩人用自己的韻腳為魚兒牡丹賦詩,可能是受到楊萬里園中花卉的感染,創(chuàng)作此詩表達對魚兒牡丹的喜愛與贊美。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較難明確,但應是在看到萬花川谷中的花卉之后。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魚兒牡丹,突出特點是運用豐富意象和典故,營造奇幻意境。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對花卉細致的觀察和獨特的審美。
曾食如瓜棗,蟠桃?guī)锥乳_。
石榴書壁去,金粟滿包來。
云氣侵丹灶,春山入酒杯。
步虛聲漸遠,何處覓蓬萊。
天北天南獨鴈飛,別君動是隔年期。
尺書久欠鱸鄉(xiāng)便,寸步難邀馬足馳。
池草驚回春夢句,梅花開到歲寒枝。
江湖諸老凋零盡,從此逢人懶說詩。
山林營小隠,此隠未為真。
遺粟渾閑事,因金卻誤人。
洞迷歸去路,羽化本來身。
后此巖居者,猶言寂寞濱。
大笑出門去,江湖天地寬。
耐貧為客易,生計靠詩難。
日月雙車轂,功名百丈竿。
上林有嘉樹,且擇一枝安。
年華今告老,人事亦如斯。
漢殿藏鉤戲,戎家守歲時。
世情方役役,雨意正垂垂。
強作屠蘇醉,椒盤欲頌誰。
栗悍攻城大不仁,拔山力盡誤終身。
當初不學古兵法,到了翻成霸罪人。
未造漢時知有漢,豈堪秦后又生秦。
咄嗟氣象今何在,千古空留土木神。
僊骨久已蛻,尚遺空石函。
白云最深處,猿鶴情相諳。
松花饑可飧,渴飲寒泉甘。
招邀武夷君,清風資玄談。
雙槳去夷猶,延平津上州。
英雄三尺劍,今古一潭秋。
市近人爭渡,山回水急流。
前頭風浪惡,莫放釣魚舟。
踏破門前苔蘚斑,尋曦不值只空還。
行云過處青山濕,野水明邊白鳥閑。
捫虱有人談古道,揮蠅無路透禪關。
杖藜獨背西風去,偶見蒼官亦厚顏。
洗盡丹青料,清高絕點埃。
數竿無韻竹,一樹不香梅。
與可今已矣,補之安在哉。
千年好風致,喚上筆頭來。
佳花費事治,十無二三本。
惡草時掃除,已復相苯?。
試嘗問園丁,否泰乃爾反。
渠方倚鋤笑,謂我見事晚。
老天亦何心,生花日袞袞。
誦讀未多才思慳,數編遺丑落人間。
洪音互雜蛙蟬奏,封事宜投虎豹關。
楊震有知金忍受,相如未死璧終還。
且須靜守心齋坐,學取簞瓢陋巷顏。
群哇方雜奏,忽聽數聲琴。
天地有清氣,君王知正音。
悲風生指玉,明月照徽金。
曾撫昭君怨,宮人淚滿襟。
幽溪幾日不曾來,半是紅香半綠苔。
樂事每從忙里過,好花偏向雨中開。
慣貧可使居無竹,高隠共忻山有萊。
投老田廬今日倦,不才多病兩悠哉。
散策尋詩料,過從野老家。
水寬蛙世界,花暖蝶生涯。
翠箔風為卷,青山云半遮。
懷人千里外,搔首夕陽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