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王伯奮通判韻
三槐交蔭盛京華,八座摛文富五車。
玉樹合教依故國,霜蕤何事到山家。
幸經泥軾新題品,全勝云??昔誕夸。
絕唱強酬書字大,固應傳笑眼昏花。
三槐交蔭盛京華,八座摛文富五車。
玉樹合教依故國,霜蕤何事到山家。
幸經泥軾新題品,全勝云??昔誕夸。
絕唱強酬書字大,固應傳笑眼昏花。
三槐相互蔭蔽彰顯著盛大的榮華,位居高官的您文才出眾,著述豐富。您本應如玉樹般在京城故地,不知為何如霜花般來到我這山野人家。有幸經過您乘車時的品評,遠勝過從前云車出行時的自夸。我勉強酬和您的絕妙詩作,寫的字很大,想必會惹人笑話我眼已昏花。
三槐:相傳周代宮廷外種三槐,三公位焉,后以三槐喻三公或高位。
八座:封建時代高級官員,唐宋以六尚書、左右仆射及令為八座。
摛文:鋪陳文辭。
五車:形容書多或學識豐富。
玉樹:比喻姿容秀美、才華出眾的人。
霜蕤:霜花。
泥軾:古代車廂前用作扶手的橫木,用泥涂抹,為貴者所乘之車。
云??:神仙所乘之車。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王伯奮通判可能到作者所在的山野之地,作者與之交流并得到對方品評,故而寫詩酬和。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文人之間交流酬唱較為常見。
這首詩主旨是酬和王伯奮,夸贊對方才高位尊,表達自己的榮幸與謙遜。其特點是用典精巧,語言文雅,展現了文人之間的高雅交游。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活和創作風貌。
寺寺檐花院院鐘,誰人肯顧此山中。待看窈窕廊陰里,攏袖疏槌答遠風。
談笑西州塞上春,歸來不薄兩朱輪。功名致主期三代,忠孝傳家第一人。御史平生能許國,將軍未老肯謀身。義陽今與淮陽比,汲孺當年亦諫臣。
三高祠下天如鏡,山色浸空蒙。莼羹張翰,漁舟范蠡,茶灶龜蒙。故人何在,前程那里,心事誰同。黃花庭院,青燈夜雨,白發秋風。
壺中春色飲中仙,騎鶴東來獨惘然。猶有趙、陳同李、郭,不妨同泛過湖船。
天涯淪落偶相逢,路轉靈溪事又空。從此萬山并萬水,暮云飛處望江東。
最憐修貢自峨岷,拜賜中天雨露新。好為先生載嘉句,卻愁紙價涌京塵。
云情海思。負我尋春意。解佩量珠今已矣。彩筆欲拋還未。溪邊楊柳青青。紅樓穩貯娉婷。我亦夢中識路,全神注定卿卿。
憶昨東歸亭下路,數峰簫管隔秋云。肩輿欲到妨多事,鼓枻重來會有云。春夜絕憐燈節近,溪聲最好月中聞。行藏無用君平卜,請看沙邊鷗鷺群。
濩落詞人長,飛揚俠客儔。生寧慚一諾,死欲擅千秋。失弟憐司馬,從師困伯牛。天都亂山色,何處掛吳鉤。
朔風吹冷透衾裀,鈴柝交鳴聒耳頻。展轉無眠愁思劇,卻疑羲馭夜停輪。
南渡邦初造,西山將獨賢。立功何赫赫,流慶尚綿綿。報國橫戈數,登壇授鉞專。風云方際會,江海固周旋。控險千鈞弩,臨危七寶鞭。忠誠深足仗,智勇實兼全。自返高橋役,端持宥府權。兵威終抗敵,人力可回天。甲第無踰者,諸孫固穎然。初生同燕頷,有美自蟬娟。善學聞當代,能詩起妙年。衛公猶故物,鄭老竟寒氈。矯矯青云器,泠泠白雪弦。同游雖未達,自視已無前。政事兼留意,時髦孰比肩。知機無轉石,縱辨若奔川。特達群公薦,酸寒眾目憐。姑為文學掾,會覓孝廉船。必見公侯復,無論雨露偏。秋風鵬鶚健,萬里正翩翩。
日夕南窗云,水生東北匯。開筵草堂接,拄笏玉山對。泂酌興未央,清吟心每醉。酒香鸚鵡滿,琴韻鳳凰碎。崔蔡有雄才,鄒枚富佳制。笑談可冥身,出處當拔萃。慨慷寧廢歌,棲遲何足累。天高星漢移,夜久鴻雁逝。投筆慚鬢絲,長嘯風塵際。
曾將行事著成書,前世嘗聞近世無。帝闕天門辭禁近,蜀山秦塞任崎嶇。殿帷昔用書囊染,皮幾今隨道帽烏。忠孝成名生計懶,義田十頃近蘇湖。
赤腳蓬頭古觀旁,沉迷人海意茫茫。公卿見了無奇特,更說長生別有方。
羅衣還怯東風瘦,不似少年游。匆匆塵世,看看鏡里,白了人頭。片時春夢,十年往事,一點詩愁。海棠開后,梨花暮雨,燕子空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