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宮人琵琶引九首 其一
瓊花春島百花香,太液池邊夜色涼。一曲《六么》天上譜,君王曾進紫霞觴。
瓊花春島百花香,太液池邊夜色涼。一曲《六么》天上譜,君王曾進紫霞觴。
張子問著書,使我長嗟吁。
有意在黃絹,無能任白駒。
筋力如老驥,頤頷生霜須。
二子少且壯,努力相雕枯。
熙寧察院一開口,誰人膽落御史手。其時面堅黑髭須,力欲回天氣沖斗。
一從蹭蹬作外官,所居不茍心跡安。剛不可回堅不變,頭如霜雪心如丹。
所以論者悅而服,所養有義其質端。東西南北二十載,一朝有敕卻召還。
皂囊封上曉班肅,繡衣步入秋霜寒。義有所徇乞得身,白日降下天上人。
黃金龍節青囊印,赤帷熊乘朱斑輪。以其余才修職分,以其余力娛精神。
望淮樓上對秋色,玉女花前泣晚春。時時共帳過南郭,來就陶潛漉酒巾。
與人論事不必合,直無所茍氣色真。持此以往無不可,古人所以為正臣。
淮南一路事如草,嘉苗惡莠俱分了。中心皎皎如斯乎,外計區區何足道。
兩宮日月方齊明,群公戮力營太平。公議急須招俊老,清風先已過南京。
勝地林泉近,層楹物象閑。
野平秋璋列,天闊暮云還。
快目登臨外,棲心嘯傲閑。
羨君談雅概,持語寄江山。
淡煙白浦月黃昏,倚遍闌干空倚門。
接翅定思云外侶,偷棲應望水邊村。
盡傳世上新詩去,惟有籠中舊物存。
便是卻來休更養,不能成事只能言。
階前生蔓草,門外是多歧。
老叟行無伴,兒童飽自嬉。
鴟群巢眾樹,狐跡過疏籬。
不肯勤耕耨,豐兇為有時。
君為鳧鹥亭,更作鳧鹥詩。
鳧鹥為鳥雖甚微,君心仁愛乃在茲。
不忍壯者弋其母,兒童捕其兒,鳧鹥母子何嬉嬉。
城頭草靜煙云迷,城下水暖菰蒲低。
鳧鹥朝傍云煙飛,倦來暮入菰蒲棲。
寄巢生子冬復夏,巢穩子大無人知。
我思入境觀君為,坐見三異于今時。
知君官久行亦歸,亭上引滿傷別離。
豈惟豐人惜君去,雖我亦為鳧鹥悲。
高帆飏漢水,六月南風溫。下流乘漲怒,一日千里奔。
湍威雷霆系,石勢龍虎蹲。漂搖波濤際,渺漫天地昏。
君心浩溟渤,目笑眾水煩。外任安濟德,中養澄靜源。
青云露三峽,寄傲開琴樽。白日滿平楚,放懷清夢魂。
夷險既一致,卷舒惟義存。未易泛滄浪,時平斯道尊。
十月十四日,人自江東來。
書詢杜微病,粟代陸生梅。
高義有如子,恤病而救災。
老身將入土,報之何如哉。
切慕真仙理,能收至靜心。
紛華雖爾共,勢利莫吾侵。
造化歸三鼎,逍遙托五禽。
一言平物我,萬事委浮沈。
研味經翻玉,吁嗟礫變金。
太霞方夢想,流水漫光陰。
得郡情應樂,休官志已深。
遐飛脫塵網,髙視笑蹄涔。
舊德淹卿寺,清風聳士林。
卻憂公議在,未易解朝簪。
西風起高原,萬象動秋色。渺彌潔寒流,慘淡升杲日。
嗈嗈云端雁,所響知自擇。豈獨順寒暑,行將避矰弋。
蕭蕭林間葉,早暮見疏密。危梢怯搖撼,懔若遇彊敵。
騷人與志士,趨向在幽寂。悲歌節物變,浩嘆歳月失。
遠憂積不解,難以斗酒滌。中夜撫鳴琴,余聲寫沈郁。
竊嘗窮天運,舒慘固其職。胡為世網中,情熊異休戚。
達觀殊不爾,曠懷居自適。偉歟當世賢,明爽照今昔。
孤高松柏操,肯與霜雪易。磊落鷹隼拳,何憚狐兔擊。
天涯共一笑,肝膽露纖悉。相從恨不早,此別重嗟惜。
夷途快覽望,還馭忘涉歷。悲哉宋玉賦,安可贈行客。
唐衰中原亂,賊據西南疆。號令不出畿,疇能御彊梁。
楊侯仗直忠,寶劍凌穹蒼。誓將掃妖祲,得以完金湯。
嘗膽過勾踐,食羮如樂羊。嚴顏頸未斷,霽云指何傷。
眾寡固不敵,歳月亦已長。孤城屹然峙,鋒銳莫可當。
譬如泛巨海,難以一葦航。天心未厭悔,人意忽蒼黃。
百口同穴瘞,悲云慘朝陽。寰區既澄靜,往事極凄涼。
封爵加美謚,幽明知寵章。近世修舊史,筆削嚴否藏。
書曰侯死之,一褒逾繡裳。彭人念侯德,廟食墓之傍。
水旱毎致禱,豐年屢倉箱。父老或有言,夜漏猶未央。
見侯出自廟,凜然坐黃堂。此理實晦昧,有無何渺茫。
子厚羅池神,海俗專祈禳。乖崖宛丘殯,醉者取滅亡。
英靈果不泯,猶足威一方。予嘗假州紱,秉笏趨侯墻。
為侯記諱日,一奠歳率常。出令避侯名,示民以虔莊。
又欲建高碑,始終載其詳。俄以罪戾去,慊然視縑緗。
幸此續大句,安能發幽光。持以遺彭人,庶幾予不忘。
嘗聞五百歲,一有賢人生。議者實在公,仍與圣運并。
全資五岳粹,高挹太元清。與帝為元老,與國為名卿。
中外試已煩,玉振而金聲。漕柄雖云劇,其道安足行。
宜哉廊廟器,蹇蹇王之庭。春色滿長安,春山圍長坰。
春芳森綺繡,春風鏘瑤瓊。秦封幾千里,富庶而安榮。
人與春意和,凈竦長安城。何以獻公壽,莊氏之椿齡。
何以獻公福,洪范之康寧。黃河為富貴,太華為功名。
此詩何為者,聊用歌群情。
玉井溫溫浸月華,幢幢松檜聳高牙。
半峰已斷人閑路,絕頂自開天上花。
可恨白云吟處起,何堪行路望中賒。
怪來得似希夷子,借問如今有幾家。
導騎鳴鞭去,魂車戀闕遲。
梓宮何處宿,幄殿夕陽時。
天上有名姓,人閑無路歧。
三泉深百尺,神御復何之。
吟翁如共老莊游,物外能齊樂與憂。
鼇背不為三島客,魚竿終泛五湖舟。
何須大使詩來問,合使幽人病為瘳。
陶令菊花猶有在,未知肯飲一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