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圃
此圃何其窄,于儂已自華。
看人澆白菜,分水及黃花。
霜熟天殊暖,風微旆亦斜。
笑摩桃竹杖,何日拄還家。
此圃何其窄,于儂已自華。
看人澆白菜,分水及黃花。
霜熟天殊暖,風微旆亦斜。
笑摩桃竹杖,何日拄還家。
這個菜園多么狹窄,對我來說卻已很富足。看著別人澆灌白菜,也把水分給黃花。霜降時節天氣格外暖和,微風中旗幟也傾斜著。我笑著撫摸桃竹杖,想著什么時候拄著它回家。
儂:我。
華:富足、滿足。
黃花:指菊花。
旆:旗幟。
桃竹杖:用桃竹做的手杖。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一個田園環境中,可能是在他鄉旅居時,看到菜圃景象,觸發了內心的情感而創作。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田園生活的滿足與思鄉之情。特點是語言質樸,以日常場景入詩。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情感的真實流露。
百戰推猷壯,千秋賈勇馀。白猿新授劍,黃石舊傳書。廄有烏孫馬,門多魯國裾。只今烽火急,肯使老穰苴。
神馭初旋燕席張,東風花柳日偏長。圭田永食諸孫報,福酒分沾滿座香。歌舞總能娛大耋,笑談時復得周行。歸寧已荷天恩厚,吉禮參陪更有光。
為親忘子亦堪憐,鋤底黃金豈偶然。簡冊本期敦薄俗,晉人曾說鄧攸賢。
出入西垣與內廷,十年四度直承明。又為太守黃州去,依舊郎官白發生。貧有妻賢須薄祿,老無田宅可歸耕。未甘便葬江魚腹,敢向臺階請罪名。
山銜幽徑碧如環,一壑風煙自往還。不似武陵流出水,殘紅那得到人間。
朱輪幾日下明光,一夜臺星遽掩芒。名德累朝耆舊盡,風流前輩典刑長。百年海岳收靈氣,三省官僚紀奏章。莫訝臺烏來去少,荒原終日咽長楊。
道人采藥出山遲,菌閣秋高襲羽衣。半夜忽聞孤鶴唳,五云相伴一僧歸。
三泖移居屋幾楹,青山一帶與云橫。翠芬落幾琴聲潤,玉氣浮階鶴夢清。剖竹專城施政教,縣車故里養尊榮。杖藜莫厭相過數,好付兒郎管送迎。
金根濡滯是何年,寂寞荒城尚宛然。來者無窮還逐鹿,歸心不死定為鵑。黃沙夜冷霜連草,青海天低月墮煙。孤客此時思往事,一和錯盡自澶淵。
青城煙水共晨昏,應律春風已滿門。七子同來聆謦欬,一亭歡坐感和溫。心期耿耿聊相許,世事茫茫何足論。佩玉鏘金崇齒德,高吟自可接琴尊。
連峰迭嶂忽中開,霧氣隨風撲面來。百丈巖階飛素練,千重翠壁動春雷。螭蛟赳赳潛潭底,珠玉紛紛濺石臺。山靜瀑喧皆盡美,滇邊秀色足徘徊。
不須槎上訪蓬萊,咫尺云霄法象開。挾日千峰凌睥睨,浮天萬頃浸樓臺。西泠棹影煙從破,下界鐘聲晚自來。十載故人塵外景,醉翁寧為酒徘徊。
君知用墨如調羹,調色尤宜猛火烹,耐心試驗自然成。紫綠丹黃濃夾淡。酸咸苦辣熟兼生,個中滋味易牙精。
臂頭長命縷,百結更雙蟠。怕有痕生肉,教依玉釧寬。
門前屋后雙龍水,岸岸青苔送急流。應恨早年無眼力,頗于中道識源頭。高人會肯傳琴譜,稚子何須理釣鉤。便把腳跟牢劄定,芳名從此合多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