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趙英仲司戶
紹興人物趙戶部,身作長城護瓜步。
佛貍送死緣有人,猨臂不侯得非數。
只今曾孫戶掾公,吏能官政有祖風。
南山可搖判難奪,東海不冤陰有功。
吾州上了本曹印,謁帝明光當得覲。
秋風正緊送摶扶,九萬程涂人莫問。
紹興人物趙戶部,身作長城護瓜步。
佛貍送死緣有人,猨臂不侯得非數。
只今曾孫戶掾公,吏能官政有祖風。
南山可搖判難奪,東海不冤陰有功。
吾州上了本曹印,謁帝明光當得覲。
秋風正緊送摶扶,九萬程涂人莫問。
紹興年間有趙戶部這樣的人物,他像長城一樣守護著瓜步。佛貍喪命是因為有能人,像李廣那樣善射卻未封侯難道不是命運使然。如今他的曾孫戶掾公,為官理政有祖先的風范。他判案公正如山不可動搖,為冤屈者昭雪暗中積下功勞。你在本州完成了公務,到明光殿朝見皇帝應能得見。秋風正緊,祝你像大鵬展翅高飛,萬里前程不必多問。
紹興:南宋高宗趙構的年號。
趙戶部:指趙姓戶部官員。
瓜步:地名,在今江蘇六合東南。
佛貍: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小名,這里指代北方入侵者。
猨臂不侯:猨同“猿”,猿臂指善射的人,這里指像李廣那樣善射卻未封侯。
戶掾公:指趙英仲,戶掾是官職名。
南山可搖:南山可以動搖,比喻判案公正不可更改。
東海不冤:傳說東海有孝婦被冤殺,后大旱三年,這里指為冤屈者昭雪。
本曹印:指本州的公務印章,代表完成公務。
謁帝明光:到明光殿朝見皇帝。
摶扶:出自《莊子·逍遙游》“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指乘風高飛。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南宋面臨北方政權的威脅,社會局勢較為復雜。詩人送趙英仲去朝見皇帝,可能是趙英仲在地方為官有一定政績,此次前往京城可能有進一步的任用機會。詩人有感于趙英仲祖先的功績和他自身的才能,寫下此詩送別。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趙英仲,贊揚其家族功績和他本人的為官能力,表達美好祝愿。特點是用典豐富,借古抒懷。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送別詩的一種創作風格,注重對人物品德和前程的期許。
黔南從事客,祿利先來饒。
官受外臺屈,家移一舸遙。
夜猿聲不斷,寒木葉微凋。
遠別因多感,新郎倍寂寥。
同登科第皆清列,尚愛東畿一尉閑。
雖有田園供海畔,白首青衫猶未換,又騎羸馬出函關。
故交他郡見,下馬失愁容。
執手向殘日,分襟在晚鐘。
鄉心隨皖水,客路過廬峰。
眾惜君材器,何為滯所從。
相持薄羅扇,綠樹聽鳴蜩。君筵呈妙舞,香汗濕鮫綃。
銀床梧葉下,便覺漏聲長。露砌蛩吟切,那憐白苧涼。
扁舟江瀨盡,歸路海山青。
巨浸分圓象,危檣入眾星。
雨遙明電影,蜃曉識樓形。
不是長游客,那知造化靈。
愛君書院靜,莎覆蘚階濃。
連穗古藤暗,領雛幽鳥重。
樽前迎遠客,林杪見晴峰。
誰謂朱門內,云山滿座逢。
隴頭禾偃乳烏飛,
兀倚征鞍倍憶歸。
正值江南新釀熟,
可容閑卻老萊衣。
柳梢暗露滴清晨,
簾下偏驚獨起人。
??鴂數聲花漸落,
園林是處總殘春。
吳門東去路三千,
到得閶門暫泊船。
老父出迎應倒屣,
貧居江上信誰傳。
松窗久是餐霞客,
山縣新為主印官。
混俗故來分利祿,
不教長作異人看。
見君先得意,希我命還通。
不道才堪并,多緣蹇共同。
鶴鳴荒苑內,魚躍夜潮中。
若問家山路,知連震澤東。
去年登第客,今日及春歸。
鶯影離秦馬,蓮香入楚衣。
里閭爭慶賀,親戚共光輝。
唯我門前浦,苔應滿釣磯。
吾友昔同道,唯予今獨行。
青云期未遂,白發鑷還生。
舊隱連江色,新春聞鳥聲。
休明獨不遇,何計可歸耕。
憶共蒲團話夜鐘,
別來落葉閟行蹤。
遙知黛色秋常玩,
住向靈巖第幾峰。
空門臨大道,師坐此中禪。
過客自生敬,焚香惟默然。
書燈明象外,古木覆簷前。
不得如馴鴿,人間萬慮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