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湯中丞和蕃
繼好中司出,天心外國知。
已傳堯雨露,更說漢威儀。
隴上應回首,河源復載馳。
孤峰問徒御,空磧見旌麾。
春草鄉愁起,邊城旅夢移。
莫嗟行遠地,此去答恩私。
繼好中司出,天心外國知。
已傳堯雨露,更說漢威儀。
隴上應回首,河源復載馳。
孤峰問徒御,空磧見旌麾。
春草鄉愁起,邊城旅夢移。
莫嗟行遠地,此去答恩私。
為延續友好中司出使,朝廷心意外國知曉。已傳布堯帝般恩澤,更宣揚大漢的威儀。在隴上應會回首,到河源仍快馬奔馳。望著孤峰詢問隨從,空曠沙漠可見旌旗。春草引發鄉愁,邊城使旅夢遷移。莫嘆息遠行之地,此次前往報答皇恩。
繼好:延續友好。中司:中丞的別稱。
天心:指朝廷的心意。
堯雨露:像堯帝那樣的恩澤。
漢威儀:漢朝的禮儀制度,這里指大唐的威嚴。
隴上:地名,泛指今甘肅東部。
河源:黃河源頭。載馳:車馬疾行。
徒御:車夫和隨從。
旌麾:旗幟。
恩私:指皇帝的恩寵。
唐朝與周邊少數民族政權交往頻繁,常派使者進行友好往來。此詩可能創作于唐朝與某少數民族修好之際,詩人送湯中丞出使和蕃,表達對其使命的期望和鼓勵。
這首詩主旨是送湯中丞出使和蕃,突出使命的重要。特點是將莊重使命與個人情感融合。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當時外交交往及詩人情感。
彥方賞善樹清操,守道賡詩逞氣豪。北宋文章東漢節,鷹鹯何似凰鸞高。
秋色平分月正高,故人千里秪神交。蒼龍矯矯飛層漢,病鶴依依守舊巢。霜刃若憐無用劍,璠桃羞見昔花袍。劉伶李白空相約,今夕知誰共酕醄。
八月涼風至,騷人念授衣。皎皎綺紈子,袨服有光輝。幽性厭游冶,華躬與俗違。嘉彼江中荷,亭亭出淤泥。虛心兼直干,婀娜馀香披。剪為君子裳,雅尚正相宜。綠云浮巧染,白纻揚輕絲。裁縫自洛女,制度倩湘妃。飄飖鶴作骨,淡淡冰為肌。長嘯秋江上,應無維鵜譏。松花晚餐罷,跨鹿翳華芝。
天遠鳳樓空,風清鴛帳冷。不寢起憑欄,月落孤松影。
暑渴消時酒半醒,自調冰水貯銀瓶。夕陽又帶梧桐影,過到窗間第二欞。
露叢芬馥敵蘭芽,清賞終存好事家。莫遣兒童容易折,此花開后更無花。
五月鳳凰花似酒。大美無言,愿共人長久。不趁春風織錦繡。潑紅染碧春歸后。已慣白云忽變狗。無慮無營,我意君然否。歲歲蕓窗勤問候。何辭小隱終林藪。
我愛瀛洲侶,簪毫玉殿東。朝陽鳴紫鳳,南國避青驄。見說戈鋋急,仍聞杼軸空。隨軒題尺牘,計日獻重瞳。
骨相猶龍老似仙,掌中書劍已斑斑。廿年化得身千萬,占盡樓臺又占山。聚鐵非關亡國錯,牧民先鑄一身威。過江人物蓬山老,夢里中原鹿又肥。
野色蒼煙闊,篷籠宿雨開。湖光與天接,林彩覺春回。心事歸雙鬢,年華付一杯。松江元赴海,流駛更須催。壞郭郊丘里,長橋煙浪間。幽花經雨潤,獨鳥受風還。春水圍叢薄,晴云吐亂山。莫將吳越恨,添入二毛斑。
朔氣蕭森歲向深,揮戈抆淚動哀吟。艱危已竭回天力,慷慨猶存捧日心。海水尋常秋月冷,塞云千里暮星沉。悠悠往事都如夢,只有孤忠照古今。
萬籟無聲月一鉤,白云飛盡水悠悠。憑欄厭聽清商曲,目斷天南樹樹秋。
湖海元龍氣宛然,求田問舍語何緣。兩京夢斷無消息,萬里人歸有歲年。嶺外梅花愁欲破,云安江水遠堪憐。茲辰不預朝閶闔,猶喜山間穩晝眠。
楊白花,身輕不由已。一夕長風生,飄飄度江水。江南處處好繁華,悠揚落地知誰家。知誰家,不復歸,永巷春深人跡稀。悲歌連臂空腸斷,回首長秋鴉亂飛。
心跡高樓結搆幽,吾人于此足藏脩。北山崒嵂青云鎖,南谷深沈紫霧浮。敬意毋荒時翼翼,善心不昧日休休。君今莫道功名事,爭似簞瓢樂自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