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 其三 壬午七夕
天際何分南與北,五更縱又成橫。夜來拾得斷河星。化為一片石,持去問君平。老大看天一笑,兒童問我須應。向來牛女本無名。要知天上事,亦似謗先生。
天際何分南與北,五更縱又成橫。夜來拾得斷河星。化為一片石,持去問君平。老大看天一笑,兒童問我須應。向來牛女本無名。要知天上事,亦似謗先生。
城南芳草路東西,野寺春杯惜解攜。官小暫淹名下士,才高曾賦御前題。手翻案牘仍兼易,句寫山川直到齊。舊館為誰重下榻,待君他日聽朝雞。
福胎當日起燕然,始信興亡不屬天。謀國自知無秘計,何時歸把牧羊鞭。
出郊為訪志公林,塔影還從靜室臨。象外滌襟泉有德,階前鼓掌地成音。忽聞鳥韻驚迷性,漫倚松濤試定心。幽寂偏宜騶從去,獨留明月伴謳吟。
螢火依微穿廣庭,鐘聲杳藹度層城。殊方客子三更語,南國佳人萬里情。夜雨樓中聞雁別,秋風江上看潮生。兩都詞賦流傳美,不似湘潭吊屈平。
身心俱出家,豈復論家世。一念斷攀緣,即入三摩地。珍重大愿王,此法端可恃。若能訓此心,是畢丈夫事。君看宏覺師,后身是曇諦。儻欲貯甘露,先將潔令器。自當福人天,豈止能自利。譬如雞出燖,真復生厭離。空印法門杰,凈慈數高弟。初不荷吾法,亦自為□瑞。汝能傾心事,建此平生志。凈中有浮念,何異目有翳。內外俱一如,乃稱真正士。以此談妙法,要使天華墜。百里半九十,良醫三折臂。果解信此言,不愧甘蔗裔。
軒外閒亭百步寬,不栽桃李盡瑯玕。幽深自與塵氛遠,瀟灑偏禁雨雪寒。湘浦夜濤欹枕聽,渭川晴色卷簾看。春來更愛兒孫長,玉立森森擬謝蘭。
世上危機富貴身,由來著意鬼神嗔。到頭鐘鼎誰消得,正要山中拾橡人。
世上悠悠盡自爭,眼中隱隱放教平。飛蠅觸鼻人爭怒,落葉臨頭我謾驚。既有陽秋暗消長,何須青白太分明。蒺藜原上清霜重,辛苦十年跣足行。
池寬新雨后,山翠夕陽時。秀句無心得,幽懷只自知。暮鐘來古寺,秋槿遍疏籬。欲踐移尊約,新涼月色宜。
圜丘親祀自吾皇,夙駕鑾輿建太常。冕服并行周典禮,樂歌不數漢文章。清臺夜奏靈光紫,溫室朝迎瑞日黃。今代侍臣多馬鄭,明年應許議明堂。
同領鄉書者,才名君最先。賦成棲鵬日,筆絕獲麟年。堂有雙黃發,家無二頃田。交情盡一哭,淚灑寢門前。
累土編茅古制庳,官田種秫得沽私。自言身健無徭役,猶勝平生江北時。
萬里迢遙一紙書。可能將斷夢,到東吳。伶俜相伴短檠孤。流落感,搔首只長吁。夙愿總成虛。春姿回得未,費踟躕。梅須柳眼看徐舒。山居好,酒價近何如。
榾柮爐紅密掩窗,傷嗟勞役度時光。朝三雖怒暮還四,鳧短難添鶴自長。老憶少年成感慨,吟殘永夜越凄涼。教兒檢點銅匜看,報道猶存一縷香。
午后鐘鳴鸛鶴飛,日高嵐氣濕人衣。回頭但見青松樹,不信城中有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