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八日祠祿秩滿喜罷感恩進退格
隨牒江湖四十年,寄名臺閣兩三番。
全家廩食皆天賜,晚歲祠官是地仙。
匹似分司轉閑散,也無拜表及寒溫。
明朝更省毛錐力,十字名銜尚請錢。
隨牒江湖四十年,寄名臺閣兩三番。
全家廩食皆天賜,晚歲祠官是地仙。
匹似分司轉閑散,也無拜表及寒溫。
明朝更省毛錐力,十字名銜尚請錢。
在江湖各地為官四十年,在臺閣掛名也有兩三回。全家的衣食都靠上天賜予,晚年做祠官就像地仙一樣自在。好比擔任分司之職變得更加閑散,既不用上表朝拜也不用寒暄問候。明天更能節省筆墨之力,即便只有十字名銜還能領取俸祿。
隨牒:指做官。
臺閣:指中央機構。
廩食:公家供給的糧食,這里指俸祿。
祠官:宋代設宮觀使、提舉宮觀等職,以安置閑散官員,稱祠祿官。
分司:唐宋之制,中央職官有分在陪都(洛陽)執行職務者,稱為分司。
毛錐:指毛筆。
此詩創作于詩人祠祿秩滿之時。詩人在官場沉浮多年,晚年擔任祠祿官,當祠祿秩滿,意味著他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官場的束縛。此時詩人回首過往,對自己的為官經歷有所感慨,同時也為獲得相對自由的生活而欣喜,于是創作此詩表達感恩與輕松之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結束祠祿之職的感恩與對閑適生活的滿足。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通過對比和自嘲展現出獨特的幽默。在文學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宋代官員的生活狀態和心態。
更聞天子孝,薦術助長生。
相逐雙飛蝶,風前不自持。有生皆有感,微物豈無知?
除夕生能幾,誰無骨肉親。望鄉偏恨路,在遠并遺身。湖雪殘波岸,船燈獨夜人。淹旬須一到,珍重故園春。
開府樓船十萬師,旌旗搖曳海天移。風清月墮蓮香夜,唯有漁舟一葉知。
慶云橋北西林寺,郁郁青蓮控白龍。時有淵明尋酒社,今煩支遁振宗風。鐘聲遠撼二江浪,塔影晴搖九朵峰。不怕石頭山路滑,老夫杖屨日從容。
云水郊深退老堂,公來野服換龍章。四朝盡瘁身猶健,一德同寅福未央。小隱聊堪供放浪,神州終倚致平康。功成他日歸休地,海表家風有故鄉。
夢馥鴛鴦被。花笑芙蓉蒂。金屋香濃,玉池露湛,一庭芳瑞。看繁枝密蕊郁蔥蔥,照合歡屏里。深綠芳菲地。秾蔭侵階砌。佳話留傳,蘭閨結伴,丹青游戲。愿天長月滿永團圞,寄雙棲翡翠。
桑條韋,青青照田圃。二月神龍不行雨,綠陰婀娜宿鸚鵡。桑韋正含滋,鸚鵡來哺兒。鳴鳩戢其羽,戴勝無降時。忙殺蠶姑摧散絲,宮中筐筥那得知。一絲兩絲繅未盡,倦點牙籌上堂寢。健蛾鼓翅搖春魂,蹋碎珊瑚黛眉損。桑韋桑韋好歸根,城南斤斧星月屯。潞州別駕宜少恩,豹韉騎士身虎文。
杳杳煙蕪何處盡,搖搖風柳不勝垂。
薄霧初開,云淡天高,我立北邙。望黃河萬里,非來天上,嵩山雁陣,直下衡陽。已近寒冬,尚馀秋色,垂柳居然也傲霜。林風起,似瑤琴齊奏,依約河殤。中原沃野茫茫。是千古英雄逐鹿場。嘆曹瞞父子,未平吳蜀;楊家將帥,難禦西涼。近代豪強,青紅旗幟,變幻城頭接替揚。人間事,豈書生能料,莫話滄桑。
卜筑巖阿儗草廬,肯當清世浪居諸。白云深處思無限,綠水流時興有馀。栽就蒼筤供玉矢,培成和黍薦天廚。公車久識真人氣,未許山中只著書。
害風仙。害風仙。萬事俱忘理太玄。調和汞與鉛。結金蓮。結金蓮。九轉功成性月圓。超凡入洞天。
玉泉佳景昔人傳,近筑幽居碧水前。他日卜鄰無我棄,竹籬茅舍好相連。
躍馬關河別故人,云山數點綰離情。春風碧水思韓子,夜雨青燈病馬卿。草色江空斟別酒,煙光風細襯歸旌。故園明到如相問,猶困劉蕡舊短檠。
井冷丹沉事跡存,仙翁秘訣授云孫。不同白鹿眠花徑,卻跨青鸞出洞門。調尉明知逃吏隱,詳刑陰布活人恩。歸來日日出堂醉,春草池邊著夢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