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故魏國夫人盧氏挽歌辭三首 其三
素節勤仍儉,清風冷似冰。
秋衣孟光布,夜績敬姜燈。
拱木霜何早,同塋雪政凝。
郎君一夔足,再看九霄鵬。
素節勤仍儉,清風冷似冰。
秋衣孟光布,夜績敬姜燈。
拱木霜何早,同塋雪政凝。
郎君一夔足,再看九霄鵬。
夫人一生秉持素潔的操守,既勤勞又節儉,她的品德如清風般清冷高潔。她穿著像孟光那樣樸素的布制秋衣,夜晚像敬姜一樣在燈下紡織。可惜墓旁樹木遭遇寒霜太早,夫妻同葬的墓地積雪正濃。她的兒子才能出眾,如同夔一樣難得,未來定能像九霄大鵬般展翅高飛。
素節:指高潔的操守。
孟光布:孟光是東漢梁鴻之妻,她生活簡樸,此處用“孟光布”形容夫人穿著樸素。
夜績敬姜燈:敬姜是春秋時魯國大夫公父文伯之母,她勤勞,夜晚常紡織,這里說夫人像敬姜一樣勤勞。
拱木:指墓旁的樹木。
同塋:夫妻合葬的墓地。
一夔足:夔是舜時的樂官,“一夔足”表示有一個像夔這樣的人才就足夠了,這里指夫人的兒子有才能。
九霄鵬:出自《莊子·逍遙游》中大鵬展翅高飛的典故,比喻前程遠大。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魏國夫人盧氏去世,詩人為表達對她的悼念和敬意而作。當時社會重視女性的品德操守,盧氏以勤儉聞名,其早逝令人惋惜,詩人借此詩贊揚她的美德并安慰其家人。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盧氏的勤儉美德,惋惜其早逝,并對其子寄予厚望。它以質樸的語言、巧妙的用典,展現了較高的文學價值,體現了當時社會對女性品德的推崇。
夢魂驚斷江中笛,月過南窗夜已深。細聽夏蟲齊鼓舌,多情伴我繞床吟。
青山隱隱水悠悠,何處長江是盡頭。欸乃一聲人不見,忽從天際下歸舟。
筆鋒誰似坦屠牛,吟對花仙也合休。劍閣認宗才有棧,蓬壺覓祖已無舟。人憐避地庭為客,天恐傾城院與囚。畫史莫教輕著筆,明妃千古怨青邱。
芭蕉葉下雞冠花,一朵紅鮮不可遮。老夫爛醉抺此幅,雨后西天忽晚霞。
空谷少憐老俊才,荷衣原不受塵埃。閒邀海上青螺駕,倒覽壺中白玉臺。俠氣頓從雙鬢盡,游蹤曾記十年來。種桃莫問玄都事,避暑難逢竹下杯。
獻歲花爭發,山茶與杜鵑。煙含春色薄,雨洗日光鮮。未少題詩地,應多學易年。黃鶯能勸酒,一一到樽前。
春江日東注,我行溯其波。揚帆指西澨,兩岸青山多。青山自逶迤,飛石空嵯峨。綠樹生其間,幽鳥鳴相和。搴篷騁遐眺,擊楫成幽歌。獨語無與晤,茲懷竟如何。停驂石岊館,解纜清江濱。中流棹歌發,天風水生鱗。名都固多才,我來友其仁。茲焉同舟濟,詎止胡越親。舞雩諒非遠,春服亦已成。相期豈今夕,歲晚無緇磷。
荒齋草盡腓,薄冷暗微微。上卷新秋句,加身舊葛衣。窗疏留墮葉,檐淺戀殘暉。來往殊相絕,都忘舉似機。
古人云已邈,鐵漢可能多。有劍曾梟敵,無錢肯系靴。乘車盟不負,卮酒醉頻過。世路仍資格,清名奈爾何。
高涼兵后見荒榛,趙璧猶存漢幟新。東海蹈來秦自帝,扶馀歸去國無人。丹須久伏胎方圣,龍在能藏用乃神。欲向蓬山尋舊隱,天風吹路暗征塵。
倩誰傳語主林神,莫以時宜斗斬新。只是舊時黃面老,而今現作紫金身。
柴門春水浴沙鳧,裊裊垂楊短短蒲。花勒淺寒迎燕子,雨將新綠入蘼蕪。焚魚學士誰招隱,放鶴仙人不可呼。欲聽黃鸝過橋去,隔煙小鳥喚提壺。
榴花才放客辭家,客里因循見菊花。獨坐西樓對風雨,天寒猶自著輕紗。
煙冷霜花落盡,蓬廬瓦雀聲喧。斜日蓬窗弄筆,儼然閒臥江村。
種苗在東皋,苗生滿阡陌。雖有荷鋤倦,濁酒聊自適。日暮巾柴車,路暗光已夕。歸人望煙火,稚子候檐隙。問君亦何為,百年會有役。但愿桑麻成,蠶月得紡績。素心正如此,開徑望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