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衡仲惠詩
風騷壇上徑雄趨,不作俳辭笑矣乎。
紙落云煙看醉旭,氣含蔬筍薄僧殊。
夜來霜月千家滿,雨后風埃半點無。
安得與君幽討去,一觴一詠惱西湖。
風騷壇上徑雄趨,不作俳辭笑矣乎。
紙落云煙看醉旭,氣含蔬筍薄僧殊。
夜來霜月千家滿,雨后風埃半點無。
安得與君幽討去,一觴一詠惱西湖。
在詩壇上徑直豪邁前行,不寫那些俳諧之辭讓人發笑。看你揮筆如醉后的張旭,文字如紙落云煙般瀟灑;氣質中帶著蔬筍之氣,比僧人更超凡脫俗。夜晚霜月灑滿千家萬戶,雨后空氣中半點塵埃都沒有。怎么才能和你一起去幽靜探尋,飲酒賦詩攪擾這西湖美景。
風騷壇:指詩壇。
俳辭:詼諧戲謔之辭。
醉旭:指唐代書法家張旭,他嗜酒,醉后草書更奇縱豪放。
蔬筍:指詩文中清淡的風格,有超凡脫俗之意。
幽討:指探尋幽勝之處。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社會環境可能相對安定,詩人與友人徐衡仲有詩歌往來,詩人欣賞友人的詩風,由此創作此詩回應。
這首詩主旨是贊賞友人詩才并表達共游之愿。特點是意象優美、意境清幽、語言清新。在文學交流中體現了文人之間以詩會友、追求高雅情趣的傳統。
役役苦連旬,偶得山水趣。龍岡勢盤環,淝水奔回互。
窈窕青蓮宮,獨倚云間住。石門青重重,松杉夾微路。
殿隱翠微中,僧歸夕陽處。飛溜濺香雪,寶樹凝甘露。
梵語空中聞,天花檐外雨。山開景覺媚,溪斷人稀渡。
超然愜所適,而復故人遇。掃石坐林陰,攜手話平素。
田家沽濁醪,野老薦香芋。賡句喜新聯,談空得緣悟。
醉來恣游賞,躋高窮一顧。遠近閭井分,參差峰巒聚。
鶴巢萬壑松,煙斂千村樹。咫尺周瑜城,微茫頡羹墓。
幽懷頗同調,徘徊不能去。更約芳春期,茲焉重游寓。
唐李煜,蜀孟昶。
可惜覆國遲,不作降王長。
七十八年,內空外空。
撒手便行,萬古清風。
古剎尋春乘逸興,名園訪勝逐清游。
煙云莽蒼千章木,風日荒寒百尺樓。
此地芳樽尚裙屐,當年華屋已山丘。
故鄉亦有閑池館,滿目歸鴉集暮愁。
危亭依木末,
絕磴陟經峴。
咫尺失故山,
故山旋復見。
瑯瑯天風壯,嵯峨十二峰。
飛云翔婉孌,懸瀑響琤淙。
景富詩遍迥,愁多夢亦慵。
纖秾宋玉賦,千古憶仙蹤。
埏埴隨大造,結沫亦已危。人命如朝露,人心若陽暉。
陽暉酷煎曝,朝露寧不晞。蜉蝣延刻晌,螻蟻營寸壤。
寧知不崇朝,方作百年想。人生無智愚,同入夢中趨。
在夢無不有,夢去成空虛。富貴樂難久,貧賤亦須臾。
萬象不停睫,榮悴何足吁。所以古至人,離幻保真如。
況我年半百,秋霜滿鬢須。此身非我有,身外何所須。
夢里梅花過,幽香滿故園。幾番寒徹骨,萬點雪飄魂。
盡日空堂里,逢人敢一言。梅花今落未,枝上幾多存。
不見幽梅影,但聞寒鳥聲。偶銜飛片入,能使客懷清。
含思無片語,此意復誰傳。安得春前卉,相依守舊年。
汝扶慈襯自西歸,門鍵嗟予不敢違。董永只今稱至孝,嗣宗千古笑全非。三千曲禮書仍在,二十成人行要徽。無限義方言不盡,自須磨礪自撐持。
舟行三月本平流,送汝寧忘在道憂。寒暑要知衣厚薄,登臨休為酒淹留。慢藏莫恃行囊薄,宿泊須尋口岸優。幸有惠連堪倚仗,晨昏行止細籌謀。
曾聞杜老誚淵明,白首如今未脫情。舐犢有私偏繾綣,斗雞無補屢丁寧。經書卷卷皆存誨,田業些些僅養生。鑒戒不須求遠事,鄉閭成敗足堪懲。
誰為兒孫積俸金,作官偏費老年心。好看司馬傳家訓,更究楊雄遠酒箴。見惡探湯應自罕,讀書如渴易成深。到家不忘趨庭語,鞭辟應須向上尋。
徘徊立泉上,誰敢酌寒清。
莫解金鑿落,且聽玉琮琤。
鳳林詩老,愛云巖鶴澗。兩屐孤篷歲尋遍。把英雄兒女,白石清泉,研秋露,細向松窗編纂。
茲丘原勝地,往跡千年,不共昆明劫灰變。怎我夢來時,水走峰移,似一夜、鐸聲驅轉。
倒不如、臥向卷中游,還識得廬山,舊時真面。
仲冬方寒荔挺出,仲夏方炎靡草死。
若將朝菌比大椿,相去何啻千萬里。
金芝仙草不可見,長生之草略相似。
少時曾識青青色,今日得之乃真是。
天工矜憫輕喪生,故出珍苗普相示。
若言神仙可學致,自是未得養生理。
人為天地最靈物,野卉無情猶若此。
石間薜荔水昌陽,卷柏生崖并葛藟。
是皆草中號長久,未見懸空解葩蕊。
柯葉不改耐歲寒,土著青松那可擬。
不須丹砂訪葛洪,毋用仙方傳李耳。
未知此種誰為傳,烏有先生子虛子。
梅花嶺下老擔簦,敢向中原論代興。
置驛豈期逢掖貴,覓船猶愧孝廉稱。
虞廷此日咨州牧,漢相何人起郡丞。
聞道長安推轂地,歸朝行見璽書徵。
衾冷方高臥,窗明誤攬衣。
問梅穿破履,借米啟柴扉。
曉日猶藏密,和風盍解圍。
冬春俱正令,寧復病年饑。
繁星燦滿天,村犬吠不已。
千家鼾睡時,老人方夜起。
升車坐假寐,輪蹄聲在耳。
不意冥冥行,已逾三十里。
公車從南來,聯翩去如水。
計彼登程時,雞鳴亦方始。
勞勞各未休,征塵幾時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