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館上元前一夕觀燈
茂苑元宵亦盛哉,千紅百紫雪中開。
牡丹自是吳門有,蓮莟移從都下來。
光射瑠璃最精彩,吐成蝃蝀貫昭回。
歸船尚有殘燈在,更與兒曹飲一杯。
茂苑元宵亦盛哉,千紅百紫雪中開。
牡丹自是吳門有,蓮莟移從都下來。
光射瑠璃最精彩,吐成蝃蝀貫昭回。
歸船尚有殘燈在,更與兒曹飲一杯。
蘇州的元宵節也很盛大啊,千萬朵彩色的花燈像在雪中開放。牡丹形狀的燈本就是蘇州有的,蓮花燈是從都城移植來的。燈光射在琉璃上最為精彩,光芒如彩虹貫穿天空。回到船上還有殘留的燈亮著,再和孩子們喝一杯。
茂苑:蘇州的別稱。
蓮莟:蓮花燈。莟,同“菡”。
都下:指都城。
瑠璃:即琉璃,一種用鋁和鈉的硅酸鹽化合物燒制成的釉料。
蝃蝀:彩虹。
昭回:指天空。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蘇州在古代經濟文化繁榮,上元節觀燈是傳統習俗。詩人可能在姑蘇館恰逢上元前一夕觀燈,看到熱鬧場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描繪了蘇州上元節前夕燈市的熱鬧景象,展現了節日的歡樂氛圍。語言質樸,情感真摯,體現了當時民間節日的風俗特色。
爛熳紅霞光照衣,
苔封白石路微微。
華陽洞里人何在,
落盡松花不見歸。
悔上層樓望,翻成極目愁。
路沿蔥嶺去,河背玉關流。
馬散眠沙磧,兵閑倚戍樓。
殘陽三會角,吹白旅人頭。
天若無雪霜,青松不如草。地若無山川,何人重平道。
一日天無風,四溟波盡息。人心風不吹,波浪高百尺。
駑駘嘶叫知無定,騏驥低垂自有心。山上高松溪畔竹,清風才動是知音。
杜鵑花里杜鵑啼,淺紫深紅更傍溪。遲日霽光搜客思,曉來山路恨如迷。
鼎湖冠劍有遺蹤,晉漢真人羽化同。
九轉藥成丹灶冷,
徒有舊山流水畔,老松枝葉苦吟風。
多年幞被玉山岑,鬢雪欺人忽滿簪。
駑馬雖然貪短豆,
見說新橋好風景,會須乘月濯煩襟。
刺舉官猶屈,風謠政已成。
行看換龜組,奏最謁承明。
狂風拔倒樹,
樹倒根已露。
上有數枝藤,
青青猶未悟。
酒瀉銀瓶倒底清,
夜深絲竹鳳凰鳴。
紅妝醉起一花落,
更引春風無限情。
山中殷勤弟別兄,
兄還送弟下山行。
蘆花飛處秋風起,
日暮不堪聞雁聲。
千巖萬壑與云連,放出雕籠任自然。
葉灑驚風啼暮雨,
應解感恩尋太守,攀蘿時復到樓前。
行潦散輕漚,清規吐未收。
雨來波際合,風起浪中浮。
晶晃明苔砌,參差繞芥舟。
影疑星泛曉,光似露涵秋。
皎皎珠同凈,漂漂梗共流。
潔容無變染,圓知有謙柔。
欲作微涓效,先從淡水游。
太華五千尋,重巖合遝起。
勢飛白云外,影倒黃河里。
上有千蓮葉,服之久不死。
山高采難得,嘆息徒仰止。
整駕俟明發,逶迤歷險途。
天形逼峰盡,地勢入溪無。
樹繞圓潭密,云橫疊障孤。
誰憐后時者,六月未南圖。
未明龍骨駿,幸得到神州。
自有千金價,寧忘伯樂酬。
雖知殊款段,莫敢比驊騮。
若遇追風便,當軒一舉頭。